“星际之门”项目在美新建数据中心 未来5年将投资超3000亿美元
- 科技快讯
- 2天前
- 11热度
未来五年、3000亿美元、4.5千兆瓦——当这三个数字同时落地,人们才意识到特朗普2.0的AI野心不是口号,而是一场混凝土狂潮。被命名为“星际之门”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选址美国西南部荒漠,占地相当于7000个足球场,总电力足以点亮整个拉斯维加斯。与硅谷“车库创业”的浪漫不同,这场计划把算力竞赛从算法实验室拽到荒漠工地:推土机、变压器、天然气管道,成为新的“硬核武器”。AI竞争,正式从拼模型进化到拼电表。
项目配套新建燃气电厂+光伏矩阵,形成“孤岛微网”,既能摆脱公网限电,又可在夜间把剩余电力卖给德州电网。沙漠阳光与页岩气,被一并塞进AI的“胃口”。4.5GW不是静态数字,而是动态筹码:白天光伏直供,夜里燃气顶上,实现24小时“0断点”训练。算力即国力,电力即算力,特朗普用能源硬通货给AI装上“永不掉线”的电池。
联邦政府出资仅作“引子”,大头来自能源基金、地产信托与科技巨头债券,形成“政府担保+企业分级”漏斗。首批500亿美元已锁定:芯片厂拿订单、电站拿补贴、建筑商拿工期,风险被切割成可交易的金融产品。3000亿不是一次性砸下,而是五年分批释放,每年相当于再造一条州际高速,足以撬动钢铁、水泥、玻璃全产业链。AI基建,被包装成“让铁锈带再次发光”的制造业复兴。
项目要求所有服务器、芯片、变压器必须本土采购,台积电、英特尔、美光被迫扩大美产能,形成“沙漠-工厂-实验室”内循环。对外,关税大棒继续高悬;对内,AI算力变成“基础设施主权”。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谁掌握电与硅,谁就掌握模型的“核武器按钮”。沙漠里的机房,因此成为新的“战略导弹井”。
燃气机组碳排强度是光伏的8倍,项目每年将释放2400万吨CO₂,相当于新增两座中型城市。环保组织已准备起诉,州政府被迫承诺“30%绿电配额”,但沙漠光伏占地巨大,生态影响未知。算力与碳排,成为AI时代的“新矛新盾”。
大模型参数增速正在放缓,GPU利用率却持续提升,一旦训练需求下降,4.5GW的“电老虎”可能饿肚子。历史教训摆在眼前:2000年光纤过剩导致宽带寒冬,若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星际之门或变“星际幽灵”,成为史上最贵废墟。
数据中心只向少数大模型公司开放,中小团队仍需排队买云算力。算力越集中,创新门槛越高,昔日“车库创业”可能沦为“算力佃农”。政府需预留20%公共算力,否则沙漠里的灯光,只照亮寡头,照不到创客。星际之门不是慈善工程,而是一场“all in”的世纪赌注:赌大模型能重塑千行万业,赌算力需求十年内不退潮,赌沙漠里的电表能跑赢赤字报表。如果赌赢,美国将锁定下一个十年的“AI霸权”;如果赌输,3000亿美元只是第一张账单,后续环保、债务、失业成本将层层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