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英特尔寻求苹果投资 双方已就合作展开谈判 以重振英特尔芯片业务

据爆料:英特尔正与苹果私下接洽,希望后者掏钱投资芯片业务。当年被英特尔拖慢Mac更新的账还没算完;PC党哀嚎:蓝厂竟沦落到“讨饭”?可转念一想,剧情又合情合理:英特尔新工艺一再跳票,股价腰斩;苹果自研M系列一路高歌,却苦于台积电产能“一家独大”。一个缺订单,一个缺备胎,谈判桌上再厚的恩怨,也敌不过现实的“缺”字。于是,硅谷最骄傲的老兵,低头向那个曾被自己慢待的学生递出融资计划;而全球最有钱的公司,也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给前任打一笔巨款”。

2015-2020年,英特尔10nm难产,MacBook Pro连刷四代14nm,散热翻车、续航翻车、发布时间也翻车。苹果硬件老大斯鲁吉公开吐槽“有人拖后腿”,转头就砸下10亿美元自研芯片。2020年M1发布,性能翻倍,续航翻两倍,英特尔被当场打脸。昔日盟友,瞬间成“前任”,分手微博(发布会PPT)至今可查。如今求投资,等于让前任为“青春损失费”买单,面子碎成硅渣。

苹果掏钱,绝不是慈善,而是要“第二供应商”压价、分散风险。可台积电已拿下3nm、2nm时间表,月产能15万片,良率超80%。英特尔若接苹果单,至少得追平工艺、良率、产能三座大山,意味着再砸200亿美元建两座新厂。投资谈判桌上,苹果大概率开条件:可以出钱,但你要用我的架构、我的封装、我的良率标准——简言之,把英特尔当“代工厂”调教。昔日情敌,如今要跪着吃“软饭”,自尊心这一关,比技术更难翻。

《芯片与科学法案》补贴英特尔超80亿美元,条款写明:拿钱扩产,不能威胁国家安全,技术外泄需审批。苹果虽是美企,但供应链遍布全球,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多在海外。英特尔若接受苹果深度注资,等于把“美国制造”的补贴放进“全球供应链”搅拌机,华盛顿政客第一个不答应。投资未动,听证先行,国会山的老人们,对“中国组装iPhone”已过敏,再听说英特尔可能帮苹果代工“去中化”芯片,推特热搜分分钟炸锅。技术、资金、政治,三条红线交织,谈判比5nm还细。

从商业逻辑看,苹果确实需要“备胎”。台积电3nm产能,苹果一家吃掉85%,剩下高通、联发科、英伟达排队抢单;万一地震、缺水、停电,苹果M系列就得断炊。英特尔拥有x86专利、封装厂、美国土地,是政治正确的“近岸产能”。问题是:苹果习惯“控制狂”模式,CPU微架构、GPU内核、NPU拓扑全部自研,只要代工厂“照图施工”。而英特尔过去50年,都是“设计+制造”一体,如今要转型“纯代工厂”,就像让米其林餐厅改做中央厨房,工艺、文化、流程全部推倒重来。技术可以砸钱追赶,基因却难突变。

更现实的是“估值陷阱”。英特尔市值如今不足1500亿美元,苹果手握现金1600亿美元,理论上“现金买下”都够。但芯片制造是吞金兽,一座2nm厂投资200亿美元,良率爬坡两年,期间若苹果砍单或转投台积电,英特尔立刻从“缺订单”变“缺现金流”。苹果的钱,表面是“救命索”,也可能是“绞索”——越勒越紧,直至被吞并。硅谷早有先例:当年苹果投资Imagination,拿到GPU技术后一脚踢开,后者股价瞬间归零。英特尔若不想成为“下一个Imagination”,必须在谈判里留“毒丸”:股权上限、技术隔离、客户多元,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