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接受媒体群访 向李想表示崇高敬意 称不少车厂都是摸着理想过河的

9月26日,雷军年度演讲散场,媒体围追堵截。大家等着听他讲小米汽车如何“再战苹果”,没想到他却先给“友商”李想送上了一束高帽:“理想开创了大空间增程SUV这条路,不少车厂摸着理想过河,我向李想本人表示崇高敬意。”一句话,把竞争味十足的发布会,瞬间调成“老友记”模式。可细品,投资圈与造车圈的双层身份,让这声“敬意”不只是客套,更像一次公开补票:当年资本错过理想,今天用掌声还上。

一、顺为错过理想,是眼光失误还是命运安排

故事要回到2018年,蔚来、小鹏先后敲开顺为的大门,雷军爽快掏出早期支票,成为A轮最显眼的个人天使;轮到理想时,却意外“卡壳”。彼时理想ONE还是“增程异类”,技术路线被群嘲“脱裤子放屁”,估值又咬得很硬,顺为内部测算模型迟迟过不了会,最终擦肩而过。谁料2020年理想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冲破500亿美元,顺为的空白显得格外刺眼。

雷军坦言“虽然理想没有投资,但也有很多合作”,翻译过来就是:钱包错过,人脉没断。小米汽车立项后,理想负责供应链的老兵被挖去管采购,L8的座椅骨架、空悬供应商与SU7同源,连小米北京工厂的总装线节拍,也参考了常州的“理想节奏”。资本没写上的名字,用订单和工程师悄悄补回。投资圈的定律向来残酷:不投就是最大风险,但雷军把“错过”变成了“补位”,也算另一种纠错能力。

二、“摸着理想过河”——雷军的真话与假话

“不少车厂都是摸着理想过河”,这句话看似恭维,实则是行业共识。2020年前,新能源赛道分两极:一边是特斯拉高举高打的三电性能派;另一边是蔚来、小鹏用智能化讲故事,却都在轿车市场卷生卷死。理想ONE突然抛出“城市用电、长途用油+六座大空间”,把燃油车最顽固的家庭客单价30万市场直接撕开口子,月销破万只用了一年。随后,问界M7、岚图FREE、蓝山DHT-PHEV,甚至腾势N8,无一不是L8/L9的“影子选手”。

雷军说“敬意”,也是“复盘”。小米SU7立项时,内部路线同样摇摆:纯电高性能?增程家用?最终拍板“纯电先行”,却给第二款车型留下增程接口,被曝轴距将拉至3米+,明晃晃瞄准“理想L6”腹地。致敬的潜台词,是承认对手把最难啃的“家庭场景”啃成了标品,后来者只需在尺寸、价格、智能细节上打薄差值。商业世界里,赞美是最体面的入场券。

三、从投资人到对手:一场“老友赛道”的错位竞争

今天的小米汽车与理想,已不再是简单的资本与项目关系,而是同一条赛道上的“错位肉搏”:理想用增程解决里程焦虑,正向六座、七座家庭场景深凿;小米高举“性能平权”,用3秒级加速和智能生态笼络年轻首购族。看似用户群重叠度不高,可随着SU7产能爬坡、第二款车型下探25万级,双方终将在家用市场短兵相接。

雷军选择提前“示好”,既是个人风格,也是商业计算——把竞争限定在产品层,不上升到口水战;同时向供应链释放信号:小米与理想同宗同源,别站错队。投资过蔚来、小鹏的顺为,深知早期恩怨会在后期放大,与其日后微博互怼,不如今天先握手。毕竟汽车是十年赛道,电池、电机、芯片供应商高度重合,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敬意终究只是门票,真正的较量在下一辆、下一城。家庭大空间与性能智能能否共存?增程与纯电谁先把成本打到20万?市场不会给任何人两次先发优势。雷军和李想,一个擅长把复杂变便宜,一个擅长把便宜变高级,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