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放出预告 将于9月17日晚上20点发布大疆DJI MINI 5 PRO
- 数码
- 4天前
- 22热度
9月16日,大疆官微丢出一张海报:一片枫叶落在掌心大的无人机,评论区瞬间沸腾,有人喊“MINI 5 PRO终于来了”,也有人吐槽“牙膏挤爆”。可如果你把镜头拉远,会发现这条预告最动人的不是“PRO”后缀,而是把1英寸大底塞进249克的机身里,相当于把一台索尼黑卡塞进了iPhone的体重。
摄影圈有句老话:底大一级压死人。过去MINI系列用1/1.3英寸传感器,夜景全靠算法暴力多帧合成,一刮风就“鬼影”横飞;如今1英寸进来,单像素面积跃升,ISO 12800画面依旧干净,傍晚6点拍晚霞,不再满屏噪点像撒了一把芝麻。更关键的是动态范围:1英寸底能保留更多高光细节,云层的耶稣光、湖面反光不再死白一片。对旅行博主来说,这意味着少背一台Mavic 3,多留一瓶氧气,高原上,每一克重量都在与体力讨价还价。大疆用“底大”告诉用户:画质与轻便不是天平两端,而是可以勾肩搭背的流氓兄弟。
民航局把250克设为无人机注册门槛,MINI 5 PRO卡在249克,不是巧合,是“刀尖上的芭蕾”。为了塞下1英寸,工程师把云台支架换成钛合金镂空结构,主板采用三层堆叠,连散热片都做成枫叶形,既减重又贴合海报彩蛋。镜头模组更离谱:使用塑胶+玻璃混合镜片,比传统全玻璃轻了1.8克,别小看这点重量,它让整机重心后移3毫米,续航得以保住34分钟。大疆在官网低调写上“电子增稳”。
过去买MINI的人,大多是第一次飞;如今1英寸进来,老法师也心动。索尼A7S3+24-70 F2.8一套三万多,MINI 5 PRO首发价预计5999,相当于给相机插上螺旋桨。对纪录片团队,它可当“穿云机”拍危险镜头;对婚礼跟拍,它能在酒店宴会厅穿堂过户,249克撞气球也不吓人。Mavic 3用户开始纠结背不背?大疆的刀法精准,画质砍到八成,重量砍到四成,价格砍到一半,正好填补“专业备机”空档。就像iPad Pro不会杀死MacBook,却让别人无路可走,MINI 5 PRO也在悄悄重构航拍梯队:入门选MINI 4K,干活带MINI 5 PRO,极限才上Mavic 3。三档之间,隔着的是预算,也是体力。
1英寸带来画质,也带来景深,光圈全开时,对焦稍偏就能让主体糊成奶油。MINI系列一直用三向避障,侧飞全靠肉眼,老玩家戏称为“信仰飞”。此次MINI 5 PRO若升级全向避障,重量势必逼近270克;若维持三向,新手炸机视频又要屠版。大疆的解题思路可能是“AI预判”:用视觉算法提前计算侧向轨迹,遇到电线自动减速,既不掉克重,也保住钱包。只是软件能否喂饱1英寸的算力需求?发布会若出现“APAS 5.0”,那就是大疆把避障也塞进“249克魔术箱”的铁证。
从精灵到Mavic,再到MINI,大疆用十年把无人机折叠成口袋玩具;如今MINI 5 PRO又把专业画质塞回口袋,仿佛完成一次轮回。背后逻辑是:航拍市场从“拓荒”进入“精耕”,用户不再为“能飞”买单,而为“好带、好用、好出片”投票。当画质、重量、价格三者首次在249克上达成黄金三角,无人机的“摩尔定律”也悄然改写——从此重量不再随性能线性增长,而是卡在法律门槛做“极限微操”。MINI 5 PRO不是终点,而是一声发令枪:接下来,看谁能把中画幅塞进口袋,或者把249克做到150克。小,不再是妥协,而是新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