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定档9月23日19:00 问界及尚界新品将重磅登场
- 科技快讯
- 1天前
- 18热度
当“蔚小理”还在琢磨怎么把激光雷达卖到30万,鸿蒙智行突然把“仙气”一收,甩出一辆16.98万的尚界H5,这是“智行宇宙”最后一界,也是第一辆把价格埋进20万泥土里的产品。9月23日19:00,上海西岸,余承东将亲自把这台“便宜货”端到聚光灯下。别急着喊“真香”,先听我把话掰开:这一次,华为不只想赢订单,更想赢“话语权”,把“智驾=高端”的等式,硬生生改成“智驾=标配”。尚界H5像一把小刀,划开的不是市场,而是心智。
尚界为什么必须“便宜”
鸿蒙智行上半年销量数据显示:问界M9均价52万,月交付稳态1.2万;M7均价30万,月交付2万;M5均价25万,月交付却只有4千。结论残酷,越便宜,越卖不动。不是产品拉胯,而是“华为”二字在消费者心里自带溢价滤镜:你都跟华为沾边了,凭啥便宜?于是20万以下出现“真空带”:想买智驾的年轻人,够不着M5;买得起比亚迪的,又嫌“华为系”高冷。尚界H5的任务,就是撕掉“高不可攀”的标签,用16.98万的价格锚点告诉市场:智驾也可以“拼多多”。说白了,这是鸿蒙智行第一次“放下身段”,把刀口对准体量最大的“三明治人群”,比刚需多一分钱,比豪华少一分预算。
16.98万,华为怎么把成本“抠”出来
激光雷达+Orin芯片+鸿蒙座舱,光这三件套放到2023年就要10万成本。尚界H5能压到17万档,靠的不是“减配”,而是“分时复用”:平台复用,H5与M5共享纯电增程双平台,研发费被M5先期销量摊薄;采购复用,M9、M7的激光雷达订单量足够大,华为把供应商价格压到“白菜边缘”,H5顺势吃红利;渠道复用,鸿蒙智行已有1200家体验中心,H5不再新建门面,直接“蹭柜台”,省掉10%渠道开拓费;算法复用,华为ADS 2.0研发费超300亿,边际成本趋零,H5哪怕只卖1万辆,也能给算法喂“新路况”,何乐而不为? 于是,H5的BOM成本被一刀刀削成“苹果核”,却保留了“有颗激光雷达”的尊严。
银境紫M9:给有钱人一个“再剁手”的理由
别以为发布会只有“便宜货”。问界M9新颜色“银境紫”同步登场,名字听着像仙侠法器,实则是宝马Individual同款工艺:铝粉+云母+纳米级氧化钴,阳光下银,阴影里紫,停车场一眼锁定“最贵那台”。功能零升级,只靠车漆就敢叫价+2万,瞄准的是M9首批车主“增购一台不同色”的痒点。华为深谙高端人群要的不是“性价比”,而是“差异化”。
全新M7加量不加价,做中产“护城河”
M7也将同台改款,消息透露电池从40度加到50度,纯电续航破300km,座椅加了零重力“一键躺平”,价格却死死咬住30万红线。目的很明确,给刚被H5撩动心弦、却又嫌16万“不够大”的中产一个台阶:想要六座、想要增程、想要空悬?请上移M7。H5与M7形成“上下夹击”,H5负责“拉新”,把比亚迪、吉利用户勾过来;M7负责“升舱”,让用户体验过鸿蒙座舱后,再掏30万买更大的。 一高一低,中间不留空白,这才是鸿蒙智行的“三明治打法”。
最后一界,为什么是“尚界”而不是“华界”
余承东曾在内部说:“华为不造车,只帮企业造好车。”于是有了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名字都带“界”,却都不姓“华”。尚界第一次把“尚”字放在首位,隐喻“时尚”“年轻”“尚品”,也暗示华为角色进一步退居幕后,品牌归属更模糊,目标群体更年轻,价格更亲民。换句话说,尚界是华为“去华为化”的最大胆尝试:既不蹭“问界”流量,也不强调“华为智选”,只用16.98万让年轻人先“上车”,再“上道”。
9月23日的发布会,表面看是三台车的亮相,实质是鸿蒙智行“价格金字塔”的最后一块砖头被拍实:尚界H5用16.98万把“智驾”拽到地平线;新M7守住30万中产护城河;银境紫M9继续在天顶星闪。至于买不买?记住一句话,早订H7的是先锋,晚订H5的是群众,而不订的可能再也追不上这辆16.98万的“智驾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