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扫地机器人官宣8月6日发布

7月23日,大疆借助官方渠道郑重宣布,其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将于8月6日晚8点正式登场。这款自2020年启动研发、历经近五年打磨的产品,终于浮出水面。雷科技也将第一时间分享对这款产品的体验,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一款扫地机器人的发布,按常理本不会在行业内掀起太大波澜。然而,此次令整个消费电子行业乃至资本市场都为之侧目的,并非产品本身的扫拖能力,而是其背后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大疆。这位长期称霸蓝天的“空中王者”,为何在此时选择“从天而降”,闯入扫地机器人这个早已巨头林立、竞争白热化的红海市场呢?

从大疆自身的业务发展来看,2024年其财报成绩十分亮眼:营收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达12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全球市占率更是超过70%。但深入剖析不难发现,无人机赛道的增长曲线已不容乐观。

无人机的主要用户群体,如摄影师、旅行者、科技爱好者等,数量已趋于饱和。行业虽在朝大中型、功能型方向拓展,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人机本质上仍属于“非刚需、高决策门槛、低复购率”的品类。这意味着,无人机市场的增长空间逐渐受限,大疆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前,大疆曾将运动相机视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然而,运动相机市场规模有限且增长趋缓,属于天花板较为明显的细分领域。而且,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像AI、VR等领域目前尚无清晰的变现前景,难以支撑大疆所需的持续增长动能。因此,拓展产品线、寻找更具潜力的新机会成为大疆的必然选择。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运动相机领域,影石这个后起之秀半路杀出,与大疆平分秋色。这家成立仅八年的独角兽企业,在2024年营收达55.7亿元,同比增长超50%,2025年一季度营收更是首次反超运动相机鼻祖GoPro。甚至,影石还“摸着大疆过河”,7月20日,科技媒体PhotoRumors率先泄露了影石无人机的外观照,意图在消费级无人机赛道与大疆正面交锋。

面对如此局面,扫地机器人被大疆视为关键的战略缓冲带。它不仅要为大疆打开新的营收通道,更是大疆从“小众专业”迈向“大众市场”的关键一步。

据家电网报道,大疆扫地机项目从2020年启动至今,研发周期已超过五年,内部代号“Ground Space Intelligent Explorer”(地面空间智能探索者),其使命是将大疆的技术能力从高空延伸至地面。不过,该项目起初并不顺利。大疆在2023年及2024年分别推迟了扫地机器人的发布,2024年5月,项目更是被直接推倒重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大疆创始人汪滔看完计划上市的产品后,决定不卖了,直接售卖第二代,大疆内部人士表示“基本等于重做一个产品”。

大疆创始人汪滔对产品的严苛在业内广为人知,行业流传着他亲自砍掉众多项目的说法。ROMO历经五年打磨、两次推迟发布,这充分反映了大疆对这场地面战役的审慎态度。这五年,既是大疆的技术沉淀期,也是战略决心与市场时机的反复权衡期。

不过,“好事多磨”似乎已成为大疆的企业文化。就像大疆在Osmo Pocket产品线上展现出的韧性,历经五年迭代,最终在第三代产品上实现市场突破,甚至被戏称为“电子茅台”。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在追求速成的消费电子行业显得尤为珍贵。

大疆ROMO扫地机器人的发布,无疑是大疆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它能否在大疆的发展历程中书写新的辉煌,能否在扫地机器人市场掀起新的波澜,让我们共同期待8月6日的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