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腾讯股价跌近2年 时隔3年市值终于重新回到6万亿

9月17日,港股开盘的钟声还未散尽,腾讯控股的股价像被注入一剂强心针,直线拉升2.71%,报662.5港元,市值随之重回6万亿港元。没有突发财报,也没有并购大单,这场上涨更像一场“静默式狂欢”。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告诉世界:互联网的老船长,正在重新校准航向。

过去两年,腾讯的股价曲线像过山车:反垄断、游戏版号、广告寒冬,一连串关键词把估值压到“公用事业”水平。但变化总在悄然发生,《元梦之星》登陆即爆款,《Honor of Kings》海外版登顶多国免费榜;混元大模型从文本走向3D生成,开始为游戏和广告“降本增效”;视频号季度活跃用户突破8亿,成为朋友圈之后的新“时间黑洞”。这些看似碎片的好消息,被市场的放大镜一一捕捉,最终汇聚成今日的2.71%。

更关键的,是“资本语言” 的转变。曾经,投资者把腾讯当成“游戏公司”,业绩好坏全靠版号脸色;如今,市场愿意用“科技与消费融合平台”给它定价——游戏是现金流,广告是增长极,AI是期权,云计算是基础设施。多重叙事叠加,估值逻辑从“单轮驱动”升级为“四轮驱动”,6万亿港元,不过是新故事的序章。

当然,狂欢背后也有冷思考。2.71%的涨幅,放在牛市或许微不足道,但在震荡市却像一盏信号灯:资金正在回流头部互联网,寻找确定性。美联储暂缓加息、美元指数回落,港股流动性改善;国内政策暖风频吹,平台经济“红绿灯”规则清晰,都为腾讯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土壤。一句话,市场不是突然爱上腾讯,而是重新爱上了“低估值+高现金流+科技期权”的组合拳。

市值6万亿港元,对腾讯而言,不是终点,而是一张新船票。游戏仍是最稳的引擎,AI是最锋利的桨,视频号、云计算、企业服务则是尚未完全展开的帆。股价的上扬,不过是市场提前为“下一段航程”买单。正如马化腾在内部信所言:“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也要做趋势的造船人。”今日港股的一声钟响,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