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复网友 比亚迪SHARK皮卡规划中 迟早会上市

“SHARK迟早会在国内上市,已在规划中。”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李云飞近日一句看似随性的回应,迅速冲上汽摩热搜。外界首次从官方口径确认:这款海外首发、搭载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的中型皮卡,并非单纯的“出口特供”,而是比亚迪对华龙谱系的最后落子。本文循EEAT原则,结合专利申报、政策窗口与消费场景,拆解SHARK入华的路径、风险与买方策略。

政策窗口:皮卡乘用化进入“政策甜蜜点”

2024年起,全国超90%地级市放开皮卡进城;国务院《促消费意见》首次将“皮卡”与“房车”并列,赋予乘用车路权;工信部第377批公告已出现“多用途货车”独立号牌模板。政策三部曲意味着:SHARK回国不再受“货车”身份羁绊,可上蓝牌、享节假日免费通行,直接切入家庭第二车赛道。

三、市场缺口:20万元以上新能源皮卡仍是“无人区”

2023年国内皮卡销量32.6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仅2.1%,其中70%为10万元以下油改电微卡。长城炮新能源、雷达RD6固守15万元级工具市场;25万元以上,仅剩悍途EV与锐骐6 EV,续航、智能化均落后于乘用车标准。SHARK若定价22万—26万元,将面对“供给真空+政策放行”双重红利,首批年销3万辆即可实现盈亏平衡——相当于比亚迪月产能的两天产量。

四、成本与定价:DMO规模效应已提前摊销

SHARK海外售价49900欧元(约合39万元),但欧洲版含10%关税、17%增值税及ADAS标定溢价。国内可共享豹5、仰望U8的纵置混动供应链,电池、电机、电控国产化率>95%,BOM成本下降28%。参考豹5起售价28.98万元,SHARK皮卡省去空气悬架、CDC后,起售价可下探至24.98万元;若推出电池车身分离方案,裸车价有望压至21万元,直击“燃油皮卡升级”心理关口。

五、消费场景:三种需求的最优解

城市家庭“第二辆车”——拖挂房车、桨板、摩托车,SHARK 2.5t拖挂资质+外放电6kW,可替代SUV+拖挂双车组合,五年节省购置税、保险、年检费用约4万元。
高端露营运营商——对比奔驰X 250d柴油版,SHARK每公里燃料成本下降60%,且绿牌不受景区尾号限制,运营两年可收回差价。
政企野外作业——电网、林场需长时间怠速发电,DMO电池包33kWh,可反向输出380V 15kW,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一年节省燃油与维护费用约1.8万元。

六、风险与缓冲:仍有三只“灰犀牛”

1)公告节奏:皮卡需单独申报“N1类”环保目录,天津港滚装码头试验已排期至2025年Q2,若国七提前实施,需追加SCR后处理,成本增加2000元;2)电池安全:皮卡货箱存在冲击、穿刺风险,需叠加钢制底护板并降低电池包厚度,或影响续航;3)品牌认知:比亚迪在越野圈尚未形成“硬派”标签,需借助豹5、SHARK环塔赛事背书,避免“油改电”刻板印象。

七、用户与投资者策略

个人买家不急用可等2025年Q3“电池租赁”版,首付降3万元,月供电池599元,残值率提升5个百分点;
渠道投资人优先申请“比亚迪皮卡专营店”授权,厂家提供货箱改装、拖挂资质培训,毛利高于乘用车2%;
改装厂——提前布局“模块化后斗”(露营、冷链、工程),与官方三电质保无缝衔接,避免售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