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首席商务官CBO关海涛宣布离职: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极氪
- 汽车
- 15小时前
- 11热度
“一起奋斗的日子最难忘。”极氪CBO关海涛在微博写下这句话时,配图不是握手照,也不是空荡办公室,而是一张极氪001的尾灯特写,红色光带划破夜色,像给过去三年画上省略号。高管离职司空见惯,但这份“告别信”被大量员工、媒体甚至竞品公关点赞,原因无他:它让外界第一次看清,极氪从0到IPO,除了安聪慧的“工程师人设”,还有关海涛的“品牌画笔”。他的离开,不是简单的“人走茶凉”,而是一家狂奔公司完成原始积累后,必须经历的“成人礼”。
0到1:把“氪”写进互联网词典
2021年极氪001发布,外界标签是“吉利亲儿子”“领克换壳”。关海涛做的第一件事,给品牌造字——“氪”本身生僻,他却在48小时内拍出两支病毒视频:《什么是氪》用粒子动画解释“放电”,《电进EV》把001装进赛博朋克福州路,B站播放破500万。生僻字变成“性能货币”,极氪首次拥有“技术之外”的记忆点。后来“极氪进化日”“极氪速度”成为固定栏目,都可追溯到这套“内容化发布会”模型。
登顶到IPO:让“性能”长出“情感”
2022年极氪009订单破万,却被吐槽“MPV谈啥性能”。关海涛团队把009开到珠海机场跑道,与波音737比拼100公里加速,直播标题叫“能跑赢飞机的MPV”——数据一般,但弹幕刷屏“离谱”。情感价值由此产生:极氪不再只是参数,它敢玩、会玩。同年极氪美股递表,路演PPT里“用户情感占比”被写进商业故事,这在传统车企不可想象。投资方说:“极氪像特斯拉+Red Bull的混合体”,这正是CBO要的效果。
IPO到“回归吉利”:品牌祛魅,回归体系
2024年极氪科技成立,业务并入吉利上市主体,“单飞”变“归巢”。关海涛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主题只有四个字“理性回归”——减少噱头投放,转而输出“体系力”:换电标准、浩瀚架构、全球化供应链。品牌口号也从“极致性能”升级为“全球技术普惠”。外界解读“极氪长大了,不再张扬”,内部明白:早期“爆款打法”已尽使命,接下来是平台化、合规化,CBO的“创意自由”自然让位于“体系流程”。体面分手,是双方最好归宿。
分手不是句号,而是极氪的“二次创业”
关海涛离职,短期内不会对销量、股价造成显性冲击——极氪已走完“品牌从0到1”的险滩,接下来是“全球从1到100”的深海,需要更擅长合规、本地化、多品牌协同的管理者。但市场应读懂信号:极氪不再满足于“网红”,它要成为全球技术平台的一部分。
对关海涛个人,这段旅程足够闪耀——亲手把一家“工程师文化”公司推向“用户情感”高地,再把情感写进招股说明书,国内车企尚无先例。他在告别信里写“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极氪”,潜台词也明显:品牌已种下,长成大树需要更多人浇水。高管来来去去,企业昼夜奔忙。极氪的下一章,也许少了些话题爆点,但多了体系与耐力的比拼。祝福离开的人,也祝福留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