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起底H20芯片“后门”疑云 英伟达多次回应引关注

8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8月10日发布的一篇文章,将英伟达H20芯片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玉渊谭天”在报道中指出,专业人士透露,芯片具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等功能在技术层面是完全可行的。顺着这些功能深入探究,发现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开“后门”一事上,有着一整套系统性的谋划。美方甚至明确表示,若企业配合美国政府在芯片中安“后门”,美国政府会将其排除在出口管制之外,这其中就包括放宽对“中国低风险客户”的芯片出口。结合这一背景,再看美国政府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不禁让人心生疑虑。

基于上述情况,“玉渊谭天”认为,从多个角度来看,H20芯片对于中国而言,都难以称得上是一款安全、环保且先进的芯片。当一款芯片同时缺失了安全、环保与先进这些关键特质时,作为消费者,自然有权利选择不购买。

面对“玉渊谭天”的报道,英伟达迅速做出回应,强调“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不会让任何人通过远程方式访问或控制芯片”。这并非英伟达首次就此类问题表态。自2025年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以来,英伟达已经三次做出类似回应,每次都着重强调网络安全对其公司的重要性,坚称芯片不存在“后门”。

然而,“玉渊谭天”认为,仅靠口头回应远远不够,英伟达需要用进一步的行动来印证其说法。国家网信办在约谈英伟达公司时,也明确要求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证实芯片不存在安全风险。

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芯片安全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H20芯片是否存在“后门”,不能仅凭一方之言,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验证。英伟达后续能否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明材料,国家网信办又将如何进一步处理此事,都备受各界关注。这一事件也为整个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各方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确保科技产品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安全隐患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