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片行业集体“掉头” AMD将重启对华出口AI芯片

近日,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美芯片公司超微半导体(AMD)宣称将很快恢复向中国市场交付其人工智能晶片MI308,此前美国对英伟达一款芯片也有类似动作,这一系列情况在科技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芯片行业在出口管制与市场利益之间的复杂博弈。

回溯过往,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政府以担忧国家安全为由,对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实施严格限制。这一政策犹如一道高墙,横亘在美国芯片企业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芯片市场之间。然而,市场规律的力量是强大的,不会因行政命令而轻易改变。美国芯片行业很快便感受到了出口管制带来的“寒意”。

超微半导体发言人7月15日表示,美国商务部告知该公司,MI308产品的许可申请将进入审查程序。而早在今年4月,超微半导体就称,针对MI308芯片的出口限制将使该公司损失约8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损失,让超微半导体不得不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同样,英伟达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本月15日,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该公司还将推出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RTX PRO全新图形处理器。

美国芯片行业近期集体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出口管制,这并非偶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对美国芯片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严格的出口管制不仅限制了美国芯片企业的产品销售,导致收入受损,还可能促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芯片的步伐,从而进一步削弱美国芯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长此以往,美国芯片行业将陷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境地。

在此背景下,英伟达的H20芯片和AMD的MI308芯片均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以应对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这既是美国芯片企业为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无奈之举,也是它们在市场压力下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管制的“松绑”,是美国芯片行业在市场规律面前的一次妥协。这一妥协不仅有助于缓解美国芯片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未来,中美两国在芯片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将如何演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