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保回应格力打假虚假排行:运营良好 格力声明不实

近日,家电行业的两大“主角”——格力电器与“消费保”平台,因一份家电企业售后投诉量及解决率对比排行,陷入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事情的起因是“消费保”平台发布了上述排行,格力电器随即公开发声质疑其真实性和公信力。格力指出,“消费保”作为民间机构,并无官方资质背书,其排名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犹如“黑箱”,完全不透明,缺乏客观依据。更令人震惊的是,格力经核查发现,“消费保”的运营主体——深圳消费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早在2021年8月就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局列入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2022年5月更是被吊销了营业执照。这一系列发现,让格力对“消费保”所发布排行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格力的声明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面对格力的质疑,“消费保”也迅速做出了回应。7月20日凌晨,“消费保”发表长文,坚称自身目前运营状况良好,不存在格力所说的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或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情况。对于投诉数据的真实性,“消费保”更是底气十足,表示平台上展示的所有投诉数据均来自消费者的真实提交,具备客观真实性。同时,“消费保”还呼吁格力正视消费者的反馈,认为一家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能否妥善处理投诉,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或否认问题的存在。

在这场纷争中,双方各执一词,让公众陷入了迷茫。究竟是“消费保”的排行存在猫腻,还是格力在刻意回避问题?从格力的角度来看,其质疑并非毫无道理。一个缺乏官方资质、运营主体又存在严重信用问题的平台,所发布的数据确实难以让人信服。而“消费保”的回应虽然坚决,但却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身的清白和数据的可靠性。

这场“罗生门”事件,不仅让格力和“消费保”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于企业来说,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消费者的投诉,不断提升自身的售后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在发布数据和信息时,必须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以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这场纷争能够早日平息,让市场回归理性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