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收购Ceconomy:欧洲市场关键一役打响

据多方权威消息,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与欧洲最大消费电子连锁集团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Saturn等知名品牌)的收购谈判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京东计划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发起公开收购要约,总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85亿元),较Ceconomy前一交易日股价溢价近23%。若交易成功,这将成为京东在欧洲市场的最大规模投资,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Ceconomy在欧洲11国运营着1030家实体门店,业务涵盖电脑、手机、家电等全品类电子零售,年销售额超百亿欧元。其核心品牌MediaMarkt和Saturn在德语区长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但近年来受电商冲击,净利润持续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仅1000万欧元,同比大幅减少。

京东此次收购需获得三大股东支持,分别是投资公司Haniel(持股16.7%)、Beisheim基金会(4.8%)及Schmidt - Ruthenbeck家族。根据德国监管规则,若单一股东持股达30%,将触发强制性全面收购要约。京东当前谈判目标是联合收购三家股东合计近30%股份,以降低合规风险。

从线下网络看,Ceconomy的实体门店网络可填补京东在欧洲线下渠道的空白,与京东已在24国布局的仓储物流(如荷兰自动化仓、德国自提点)形成“线上 + 线下”联动。在转型赋能方面,京东计划输出供应链技术(如机器人分拣系统)与数字化运营经验,助力Ceconomy从传统零售向电商转型。

此前京东竞购英国零售商Currys未果,此次收购Ceconomy被视为“曲线突破”欧洲市场的关键替代方案。Ceconomy在欧洲大陆的覆盖广度远超Currys,尤其强化了德语区根基。京东旗下ochama平台已在欧洲24国实现“2 - 3日达”配送,并在荷兰试点“小时达”服务。收购Ceconomy后,其门店可升级为前置仓,进一步压缩配送时效,挑战亚马逊的本地化服务能力。

Ceconomy近三年两度亏损,员工超4万人,整合870家门店需应对欧洲劳工政策与文化冲突。京东在东南亚(印尼、泰国)曾因本土化不足关停业务,此次需吸取教训。同时,京东近期同步推进中国香港佳宝超市收购(40亿港元),叠加185亿元Ceconomy交易,对其现金流管理提出极高要求。此外,欧盟对中国资本收购敏感行业审查趋严,交易需通过反垄断与外资安全评估。

业内专家指出:“收购Ceconomy是京东‘重资产出海’的延续,但实体零售整合复杂度远超纯电商。若成功,京东可打通欧洲供应链‘最后一公里’;若失败,则可能重蹈东南亚覆辙。”

此次收购标志着京东从“线上渗透”转向“实体攻坚”的战略升维。若交易落地,中国电商龙头首次深度整合欧洲零售网络的时代将正式开启,本报将持续追踪谈判进展及监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