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举办零跑D19全球首秀发布会 零跑家族旗舰SUV零跑D19正式亮相
- 汽车
- 2天前
- 15热度
10月17日,零跑把发布会开进了“无人区”。没有对标Model Y,没有“500万以内最好”的口水战,甚至没给价格。他们只干了一件事:把一台车长5米3、电池80.3kWh的“巨无霸”摆到舞台中央,然后甩下一句话“这是全球增程续航第一,也是零跑最贵的车。” 那一刻,我意识到,零跑不想跟任何人卷了,它想直接掀桌子。
当所有人都在“做小”,零跑为什么敢“做大”
过去三年,新势力陷入一个怪圈:谁把续航做得更虚、谁把激光雷达堆得更满、谁把价格压得更低,谁就能抢到热搜。但用户真的需要一台“精装版老头乐”吗?数据不会撒谎:2024年1-9月,全尺寸SUV销量同比暴涨41%,其中增程车型占比过半。高端家庭正在用钱包投票,他们要的是“一车解千愁”,不是“第二台占号神器”。
零跑D19的出现,精准踩中了这块空白。80.3kWh电池+增程器,纯电跑500km,综合续航直接捅到1000km+,相当于把一台Model Y的长续航版塞进了一台理想L9的身体里。更狠的是,它用3台碳化硅电机实现了“坦克掉头”级别的矢量控制,5.3米的车身转弯半径比汉兰达还小。大而不笨,才是技术真正的性感。
“百万级平台”是不是吹牛
零跑喊出的“百万级技术平台”,听起来像营销黑话,但拆开看全是“反套路”操作。电池:80.3kWh,全球增程第一。别小看这个数字,理想L9的电池是52.3kWh,问界M9是56kWh。零跑把电池做大,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把“增程”从应急变成日常。市区通勤当纯电开,周末远行加油即走,彻底干掉“增程焦虑”。
芯片:双8797,算力冗余的“阳谋”
当别家在卷Orin X数量时,零跑直接上了两颗高通8797。一颗负责智驾,一颗负责座舱,中间用PCIe 4.0高速互联,相当于给车子装了“左右脑”。冗余不是浪费,是高端用户的“安全感税”。电机:3电机矢量控制,大车的“灵魂漂移”。前轴一台270kW主电机,后轴两台220kW辅电机,通过扭矩矢量分配,既能实现3.8秒破百,也能在雪地/泥地里“横着走”。一句话:这不是SUV,是披着SUV壳子的电动豹子。
零跑D19的“野望”:做新世界的“旧钱杀手”
传统豪华SUV的护城河是什么?是V8发动机的轰鸣?是真皮手工缝线?还是品牌百年故事?在电动车时代,这些“旧钱”正在失效。零跑D19用技术重构了豪华的定义:更大的电池是尊严,更强的算力是礼仪,更稳的操控是修养。一个细节:D19的第二排右侧座椅支持“一键躺平”,腿托升起角度可达75°,配合全车24扬声器+头枕音响,相当于把“头等舱”塞进了车里。但零跑没有宣传“意大利小牛皮”,而是强调“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三合一,功耗比同行低30%”。看懂了吗?新贵们不再为“血统”买单,他们只为“效率”投票。
风险提示:最贵的零跑,能不能撑起最贵的信任
当然,D19并非无懈可击。零跑的品牌溢价目前仍低于“蔚理”,80.3kWh大电池带来的成本压力,可能让顶配价格摸到50万区间。用户会不会为“技术过剩”买单?增程路线在政策端仍有不确定性。更关键的是,零跑需要证明:它能把“全球第一”的纸面参数,变成“全球第一”的交付体验。
零跑D19,一场“技术理想主义”的背水一战
在电动车市场,有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做“水桶车”,没有短板,也没有长板;另一种是做“尖刀车”,用极致长板刺穿场景。零跑D19显然选择了后者,它不做所有人的“第一辆车”,却想做高端家庭的“最后一辆车”。当同行还在纠结“激光雷达要不要上128线”时,零跑已经思考“如何让一台5米3的巨物开出卡丁车的灵活”;当行业还在卷“城市NOA”时,D19用80.3kWh电池把“增程”卷到了无人区。这不是炫技,而是一种宣言:电动车的终极战场,不在配置表,而在“重新发明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