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发文称推出“米家空调10年免费包修”服务 把空调行业服务标准带到新高度

10月17日,雷军一条微博把空调行业的“底裤”扒了。“米家空调10年免费包修,一分钱不收,柜机挂机中央空调全算。” 短短两行字,让售后部门集体失眠,也让竞争对手陷入两难:跟,利润直接腰斩;不跟,用户用脚投票。十年前,小米把手机价格打下来;今天,它想把售后利润也“打下来”。这一次,空调业真要变天。

免费包修不是新鲜事,但“十年全免”是第一次

家电圈玩售后,历来分三派:保守派——国家三包法算底线,能拖就拖;精明派——延长保修要收钱,价码按“年”阶梯跳;激进派——头两年喊“只换不修”,第三年悄悄收零件费。小米直接掀桌子:十年之内,人工、配件、上门、拆机统统零收费,连最易坏的中央空调主板也含在内。相当于把未来十年的“售后利润池”一次性掏空,换成用户口碑。别小看这笔账:一台挂机平均报修1.2次/十年,单次成本260元;中央空调更是“万元户”。小米把隐性成本打包进售价,一次买断,既堵住用户吐槽,也给自己省掉年年扯皮的客服费用。看似“赔本”,实则把“不确定性风险”锁进死胡同,这是财务玩家才懂的阳谋。

售后利润消失后,谁来养活网点

空调行业有句黑话:卖机子赚名声,修机子赚银子。传统模式下,品牌把安装、维修外包给本地经销商,工费、配件加价15%—30%,网点靠这一口“细水长流”。如今小米喊“全免”,等于直接断人粮草。雷军当然想过——米家线下服务站全部直营,工程师领固定工资+单量提成,配件由总部直供,砍掉层层加价。网点不再靠“小病大修”创收,而是靠“一次修好、用户点赞”拿奖金。简单说,小米把“维修游击队”收编为“正规军”,用互联网 KPI 取代灰色收入。短期看,投入重、扩张慢;长期看,服务数据回流总部,反向优化设计,故障率越低,成本越低,飞轮才能转起来。经销商骂娘没用,因为游戏规则已经改写:以后不靠修空调赚钱,而是靠“让用户不用修空调”赚钱。

 十年承诺背后,是雷军对“寿命冗余”的豪赌

空调的设计寿命国标是8年,小米上来保10年,多出的两年是良心?不,是信心。内部资料显示,米家空调目前使用海立、松下直流变频压缩机,标准工况下L10寿命达12万小时,远高于行业9万小时均值;同时,外机钣金采用七重防锈,盐雾测试720小时不起泡,这是“海边楼盘”级别的变态标准。更关键的是,小米把IoT模块做成“可插拔”小盒子,主板升级不用换整板,直接抽插,3分钟搞定。过去维修工最爱“整块主板换换换”,现在失去“创收”动力,只能老老实实做诊断。换句话说,雷军敢喊十年,不是售后部门胆子大,而是研发部门提前五年把“易坏点”都干掉了。传统厂商还在“保内省成本、保外赚配件”,小米直接让“故障”这门生意消失,这才是最狠的降维打击。

行业跟不跟?跟不起,也必须跟

奥克斯、海信连夜回应:“已关注,将评估用户价值。” 格力曾推出“十年保修”,但限定条件多达13条:非公共电压、非商业用途、每年必须预约官方深度保养一次,否则自动失效。用户看得头大,自然不买账。
小米的条款只有两行:非人为损坏,全免;人为损坏,只收配件成本,人工依旧免费。简单、粗暴、无套路。这就是互联网打法:用标准化干掉“解释权”,用规模摊薄边际成本。传统厂商层层分销、库存高企,一台机子出厂到用户手里要倒三次手;小米电商+直营,渠道费用低6%,这6%就是售后基金池。跟不起,是商业模式落后,不是雷军太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