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余承东享界S9T新品发布会上称 尊界S800上市109天大定突破14000台
- 汽车
- 3天前
- 19热度
109天能做什么?够苹果从发布会到首销,也够特斯拉把Model 3价格来回调两次;而尊界S800用同样的时间,把14000张大定订单叠成了一座70.8-101.8万元的“现金山”。余承东在享界S9T的发布会上率先公布战绩,最贵鸿蒙智行车型,平均日销128台,日产能却只敢开到100台,订单比流水线跑得快。
70.8万起步,刚好踩中“78S”的腰眼 奔驰S级入门96.8万,宝马7系优惠后约75万,奥迪A8L 70万出头——S800把起价钉在70.8万,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切开“德系三强”的肋骨。再往上,101.8万顶配比S 500L便宜20万,却给出635kW三电机、3370mm轴距、鸿蒙座舱+ADS 3.0全栈,相当于把“性能+智能+空间”打包成“半价卡”。老板们算得明白,多花20万买三叉星,只能得到车标;少花20万买尊界,却能得到3秒级破百+后排投影+激光投影大灯,面子里子一次到位。价格锚点背后,是华为对“百万级”重新定价:豪华不再由排量定义,而由算力与电量标价。
800V+碳化硅,让“大块头”学会短跑 车长5.48米、整备2.6吨的S800,本该是“公路邮轮”,却跑出3.8秒零百。HUAWEI DriveOne 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把电机效率推到92.5%,双电机390kW、三电机635kW,相当于给游艇装上喷气发动机。更“犯规”的是后轮转向±10°,市区调头比A4L还灵活;空气悬架+CDC,高速过弯车身侧倾角小于2.3°,让后排老板在签署合同时不会手抖。技术堆叠不是“炫技”,而是把“大车”开成“小车”,把“商务”变成“性能”,让司机在环路上也能偷偷爽一把。
日产能100台,不是“产能不足”,而是“饥饿艺术” 14000张订单,日产能却只给100台,按节奏要排产到明年二季度。外界质疑“华为又玩饥饿营销”,内部却透露:S800全铝车身+一体压铸后底板,冲压节拍比传统钢铝混线慢30%;激光雷达、鸿蒙座舱、后排投影三大件,均需二次标定,单台车下线前要跑完200公里智驾路试,相当于每交付一辆车,先替用户“跑掉”一箱油。慢是为了把“百万级”做出“零瑕疵”;稀缺是让最早那批车主得到“社交货币”:当别人还在等车时,我已经开去股东大会炫耀激光投影大灯。华为用“产能克制”复制手机时代的“Mate保时捷”神话,越难等越想要。
14000位车主,不是“土豪”,而是“时间新贵” 百万级传统豪车,买家平均年龄45岁+;S800首批车主,80后占58%,互联网、新消费、医疗投资人扎堆。他们买S800的理由出奇一致:把“路上时间”变成“生产力”。后排32英寸升降投影+鸿蒙座舱,可一键接入华为云会议,激光大灯在地面投射“临时停车场”,让客户一眼找到车位,把“面子”做成“效率”。一位90后独角兽CEO在交付仪式上说:“以前坐S级,路上只能打电话;现在可以在车里路演,到公司直接签合同,等于每天多赚两小时。”当“时间价值”超过“车标价值”,豪华的定义权就从“历史”交到“算力”手里。
百万级“华系第一车”,真正的“考试”在交付之后 14000台大定,只是开卷;24个月后的复购率,才是终考。S800要面对的,是“百万级”最挑剔的放大镜:车机死机一次,就会被朋友圈截图疯传;智驾误刹一次,就可能登上财经头条。华为已提前布局:交付中心配备“双专家”,一位汽车技师、一位ICT工程师,联合问诊;车主专属微信群,ADS团队、座舱团队、整车团队三端在线,5分钟内响应。把“售后”做成“技术运营”,才是百万级豪华的“长期主义”。毕竟,14000位车主,是14000个移动KOL,他们的口碑,比任何金句都值钱。
尊界S800把“豪华”从气缸数移到算力,从“给别人看”变成“给自己用”。14000台之后,真正的马拉松才开始:每一台车都要独自面对时间、里程、OTA、口碑的连环考试。但正如余承东在台上那句不经意的补充:“产能慢慢爬,品质不能爬。” 百万级豪华没有终点,只有持续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