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高管谈中国汽车产业:智驾破局与行业走向

7月28日,据麻辣车评报道,在7月27日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与智驾行业发展发表了深刻见解。

吴永桥援引国家统计局今年6月发布的官方数据指出,今年1 - 5月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出营收增长7%、乘用车销量增长14%的态势,然而利润却下滑了11.9%。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吴永桥直言,仅有华为和宁德时代这两家优秀同行在主机厂面前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溢价能力。包括博世在内的其他中国汽车供应商,都深陷残酷的价格竞争之中,这已然成为行业不争的事实。

那么,如何打破这一内卷局面呢?吴永桥将目光投向了特斯拉。他认为特斯拉在FSD付费模式上,为中国智驾行业,涵盖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树立了绝佳典范。“当智驾技术达到极致性能,为用户带来极佳体验,给予用户极度自信、安全与舒适感时,用户必然愿意买单,甚至不惜高额购买。”特斯拉的FSD价格高昂,达6万多元。目前,中国华为在智驾技术领域表现出色,能够与特斯拉并驾齐驱、引领市场。

基于此,吴永桥发出呼吁:在中国汽车智能化产业中,绝不能再将高阶智驾免费推广至所有车型,必须收费。主机厂和智驾零部件企业都应向优秀的特斯拉和华为学习,让用户为高科技买单,这才是突破困境的最佳方式。否则,若所有高阶智驾都免费装配,将给中国智驾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

吴永桥还强调,随着技术走向收敛和标准化,智驾必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的标准件。在国家强法规监管下,未来主机厂可能在四五年后放弃全栈自研。因为标准化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无法为主机厂带来卖车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外,他指出高阶智驾技术的工程化落地和交付,是汽车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没有之一。许多企业、主机厂和供应商都因无法攻克工程交付和大规模量产难题而折戟沉沙,许多项目难以落地。毕竟,如此复杂的工程交付,难度远超讲PPT,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所以,工程化交付和落地才是决定智驾能否走向未来的核心要素,而非技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