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915日喊话别怕AI抢饭碗 他手里塞的5张“逆袭门票”普通人真能上车吗
- 科技快讯
- 5天前
- 25热度
9月15日,周鸿祎一条3分钟短视频刷屏——“别再担心AI抢工作,它在发5张新门票。”红衣教主一身便装,背后是360大楼的霓虹,语气不像布道,更像给朋友递烟:别怕,上车再说。今天这篇,只聊三件事:哪5张门票?门槛到底有多高?以及,你我到底能不能坐上去?
AI在抢工作?老周先“拆雷” 视频前半段,周鸿祎先给焦虑“卸弹”:AI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超级外挂”。它淘汰的只有一种人——“不会用外挂的人”。换句话说,未来职场只剩两种岗位:①指挥AI的人 ②被AI指挥的人。教主直言,5张门票不是“未来 tense”,而是“现在进行时”,越早领,溢价越高。于是,他把3分钟留给“门票”,把焦虑留给凌晨2点的你。

长久记忆:让 AI 从“金鱼”变“老友” 你有没有这样的瞬间:昨天刚让 AI 整理年度报表,今天再问“我去年销量多少”,它一脸无辜“我是谁?我在哪?”记忆断片,是当下 AI 最昂贵的 bug。谁能把“记忆”做成底层能力,谁就能让 AI 跃迁为“私人老友” 创业者的机会在于给 AI 加一块“硬盘+标签”,用户每句对话、每次点赞都被沉淀成“个人知识图谱”,下次调用毫秒级完成。用户的爽点在于营销人打开 AI,自动续写去年爆款推文;宝妈回家,音箱已根据孩子作息调好灯光、放起故事。 记忆即粘性,粘性即护城河。当 AI 记住你怕香菜、讨厌 KPI,它便不可替代。
AI 协作:让机器人自己“拉群聊” 今天订张机票,你得先打开比价网,再跳去支付平台,最后手动录入日历。比价 AI、支付 AI、日历 AI 自己组个群,30 秒搞定全流程;工厂里,排产 AI、质检 AI、物流 AI 互相抛数据,夜班工人只需在终端喝口茶。 还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切口,创业者的切口做“AI 之间的微信”——统一协议、身份验证、任务调度。谁先让不同模型“说得上话”,谁就能把“打工人”从重复链条里解放出来,市场比想象更大。别忘了,人类用协作征服地球,AI 也需要。

语音场景:让声音渗透“最后一公里” 屏幕之外,语音才是 AI 触达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四个真实画面:养老院,独居爷爷对着桌面机器人喊“小度,给我来段京剧”,咳嗽异常被自动报给护士;物流园,调度员手拿对讲机,AI 语音确认货车路线,避开限行;家庭厨房,宝妈手沾面团,口述菜谱,AI 计时、提醒火候;车载场景,孩子哭闹,AI 秒换儿歌并调低空调。声音解放双手,也放大了“陪伴+效率”双重价值。创业者无需纠结“语音识别率99%”,深耕一个细分场景,把体验做成“自来水”,用户会替你吆喝。
安全保镖:给 AI 戴上“紧箍咒” AI 越强大,被坏人利用的切口越多:深度伪造、AI 换脸诈骗、模型投毒……用户从“怕卡顿”升级到“怕被骗”。新一代“AI 安全保镖”应运而生。实时鉴伪——视频通话里,AI 保镖 0.1 秒识别对方是否深度伪造,直接弹窗警告;行为锁——发现模型输出异常(突然索要验证码),立即熔断;合规盾——自动过滤歧视、隐私泄露内容,帮开发者规避监管红线。安全不是成本,是新的“增值模块”。当每个 AI 都标配保镖,用户才敢把“后背”交给模型,行业才算真正成熟。

开源生态:让“车库创业”继续存在 大模型越做越大,训练成本动辄千万美元,似乎只剩巨头才玩得起。但别忘了,Linux 也是在车库长大的。开源模型正成为小团队的“起跑器”——创业者而言,基于开源底座,专注创意应用,不必重造轮子;对于投资者,早期投入开源社区,等同于买到“未来独角兽”的原始股;对用户来说,避免被单一厂商绑架,享受“百花齐放”的价格红利。开源不会倒,它只是把创新的“门槛”从珠穆朗玛降到泰山,让更多“草根黑客”有机会跑进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