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星际之门”受阻后与甲骨文达成重大合作
- AI
- 2025-07-23
- 42热度
此前,“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进展遭遇波折,不过如今OpenAI与甲骨文的新合作已尘埃落定。
当地时间7月22日,OpenAI对外宣布与甲骨文达成一项重要协议,双方将携手在美国共同开发新增4.5GW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算力。目前,德州阿比林市正在建设首个“星际之门”基地,此次与甲骨文的合作意义重大,将使OpenAI正在开发的AI数据中心总容量一举突破5GW,如此强大的算力可支持超过200万枚芯片同时运行。
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特意发文感慨:“新增4.5GW的算力容量,虽然数字表述起来简单,但这绝对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知道,此前外媒报道过,4.5GW的算力资源,其耗电量十分惊人,相当于两座以上胡佛水坝的发电量,足以满足约4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此次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不止于算力提升。OpenAI表示,在未来数年,该合作预计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将由此次合作直接产生。据估算,仅在美国就会直接创造超过10万个建筑与运维岗位,这涵盖了数据中心的全职运维岗位、短期建筑岗位(比如德州阿比林基地所需的专业电工岗位),还会带动制造业与本地服务业等间接岗位的增加。
在项目进展方面,OpenAI透露阿比林“星际之门”一期建设进展十分顺利,部分设施已经投入运营。甲骨文在上月交付了首批英伟达GB200机架,近期这些机架已开始承担早期训练与推理任务,助力OpenAI突破下一代前沿研究极限。
其实,OpenAI与甲骨文的牵手早有迹象。早在7月初,就有消息传出OpenAI将向甲骨文追加租用总计约4.5GW的计算资源,这将成为其“星际之门”计划的关键部分。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OpenAI未来三年将向甲骨文支付超过300亿美元用于租用数据中心。而6月30日,甲骨文CE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就有所暗示,她表示公司从6月1日开始的2026财年开局强劲,云业务持续增长,还签署了多项大型云服务协议,其中一项协议预计从2028财年开始每年贡献超过300亿美元的收入。当天,受此消息影响,甲骨文(NYSE: ORCL)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涨幅超过7%,开盘后更是一度涨超8%,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星际之门”项目并非一帆风顺。7月21日,有消息曝出OpenAI与软银在“星际之门”项目的关键条款上存在分歧,选址问题成为主要阻碍。知情人士称,项目计划调整为在2025年底建造一个小型数据中心,地点可能选在俄亥俄州,且截至当时双方尚未签署任何正式协议。好在OpenAI在22日的声明中表示,与软银的伙伴关系依旧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双方正加速推进选址评估,并重新构想支持先进AI的数据中心设计范式。同时,微软也将继续通过“星际之门”等渠道为OpenAI提供云服务。
根据OpenAI官网1月的宣布声明,“星际之门”计划在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并立即部署1000亿美元,初始股权投资人包括软银、OpenAI、甲骨文和MGX。《华尔街日报》指出,此次OpenAI与甲骨文达成合作,再加上与CoreWeave达成的一笔小规模交易,OpenAI现已完成的数据中心交易总容量,已接近“星际之门”项目1月份时承诺的年内目标,即投入1000亿美元建设5GW规模的数据中心。
然而,分析人士对“星际之门”能否获得充足资金(包括用于立即部署的1000亿美元)表示怀疑。今年1月,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曾公开驳斥该组织,称“他们实际上没有钱”。未来,“星际之门”项目能否顺利推进,资金问题无疑是关键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