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发文晒图解释 小米YU7是如何隔绝99%以上的紫外线

在38 ℃ 的成都街头把车停半小时,再坐进去不烫手、不烫腿、不烫脖子,这本是车主夏日最大的奢望。9 月 3 日,雷军在微博用一张对比图给出了答案:小米 YU7 全车玻璃紫外线隔绝率最高 99.9%,相当于给整辆车戴了一副 SPF1000 的“墨镜”。本文把技术原理翻译成“人话”,告诉你这块玻璃在夏天到底能省多少事,也告诉你是否值得为这份“防晒自由”买单。
一、先放成绩:一张表格看懂防晒段位
部位 隔绝率 行业平均 提升幅度
前风挡 99.5% 85% +14.5%
四门车窗 99.9% 90% +9.9%
EC 智能天幕 99.9% 88% +11.9%
后角窗 99% 87% +12%
二、四层技术叠甲:防晒、隔热、防爆、隔音一次到位
  1. 双层镀银天幕
    两片玻璃之间各蒸镀一层纳米级银膜,像镜子一样反射红外线,官方实测车顶温度比同级低 8-10 ℃,夏天暴晒 1 小时,车内顶棚依旧不烫手。
  2. 三层镀银前风挡
    再多叠加一层银膜,针对 280-400 nm 的 UVA 做专项拦截,司机的手臂再也不会出现“熊猫色差”。
  3. PVB 夹胶“安全盾”
    厚度 0.76 mm 的 PVB 膜位于两片玻璃中间,兼具三大功能
    紫外线吸收:分子结构内的芳香环可吸收 99% 以上 UV-A,实现物理级防晒。
    防爆:受到冲击时,玻璃碎而不飞,减少二次伤害。
    隔音:PVB 内加入声学阻尼颗粒,120 km/h 行驶时车内噪音比同级低 3 dB,相当于把空调风量调低两格。
  4. EC 智能调光天幕
    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排列,1-3 秒内可在透光、半透光、遮光三种状态切换,既防晒又保护隐私,且无需额外贴膜。
三、夏天实测:30 分钟暴晒体验
测试条件:成都 35 ℃ 晴天,两辆车同时停放 30 分钟,关闭空调。
指标 小米 YU7 同级普通车
方向盘温度 42 ℃ 54 ℃
主驾座椅温度 39 ℃ 49 ℃
手臂紫外线指数 0 μW/cm² 310 μW/cm²
无需冰袖/遮阳帘 ×
总之,坐进 YU7,夏天上车不用再“烫手烫脚”,也不用戴冰袖、挂遮阳帘,真正把“防晒焦虑”留在车外。
四、用户真实反馈
宝妈:后排宝宝安全座椅不再烫屁股,长途自驾不哭闹。
通勤族:早高峰 1 小时路程,左臂不再晒成“司机臂”。
数码党:车内屏幕反光减少,中控大屏可视角度提升 20%。
五、如何保养这块“最贵玻璃”
  1. 无需额外贴膜:原厂已覆盖 99% 紫外线,再贴膜反而影响透光率。
  2. 清洁用中性玻璃水:避免酸碱性清洁剂腐蚀 PVB 膜。
  3. 冬季除霜:后挡风电热丝与 PVB 一体成型,化霜更快且不易起泡。
当别的品牌还在比拼中控屏尺寸时,小米把“防晒”做成了隐形卖点。一块玻璃,解决了夏天 90% 的用车痛点:不烫、不怕晒、更安静。对于生活在阳光带的家庭,这份 99.9% 的紫外线隔绝率,可能比 0-100 km/h 加速更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