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一UP主发视频恶意抹黑小米 小米王化回应已委托法务部取证
- 科技快讯
- 22小时前
- 17热度
“小驼 16 正式发布,1999 元起!”,这句看似调侃的开场白,让 B 站 UP 主“羊驼的睡衣”在短短 48 小时内冲上热搜,也把自己送到了小米法务部的取证名单上。
一、一条视频如何 36 万播放“翻车”
视频用雷军式发布会腔调,把虚构的“霓玛 O1 芯片”挂在嘴上,再配上一连串谐音梗:“远超所望”“华佗 80”。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影射小米的玄戒 O1 芯片和华为 Pura 80 系列。36 万次播放、数万条弹幕,评论区迅速变成“小米 vs 华为”第二战场。
二、玄戒 O1 的“硬核底牌”
小米 5 月发布的玄戒 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 3 nm 工艺,190 亿晶体管、135 亿元投入、2500 人团队——这组数字决定了它不容被“恶搞”的底线。正如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法务部已取证”。
三、小米的“常态化打击”机制
这不是小米第一次对网络谣言亮剑。今年 5 月,小米刚端掉一个操纵近万个虚假账号的造谣团伙,多名嫌疑人被刑拘。换句话说,UP 主这次撞上的不是“公关口水战”,而是已经跑顺流程的“刑事取证”。
四、UP 主到底踩了哪三条红线
-
指名道姓的影射:用谐音直接对标玄戒 O1 和 Pura 80,已超出合理调侃范畴
-
误导性参数:虚构芯片性能、价格,对潜在消费者构成事实性误导
-
商业贬损:以“年度旗舰”为噱头,拉踩竞品的商业信誉

五、创作者如何避雷 三把“安全尺”
尺度:不碰具体型号、不捏造参数
语境:搞笑需标明“纯属虚构”,避免“发布会”式正式包装
素材:引用官方图片需二次创作 30% 以上,或直接取得授权
语境:搞笑需标明“纯属虚构”,避免“发布会”式正式包装
素材:引用官方图片需二次创作 30% 以上,或直接取得授权
六、用户吃瓜指南
先核实:芯片、价格、发布时间均以官网为准
再判断:评论区“互喷”往往掺杂营销号,勿被带节奏
留证据:截图、录屏,一旦涉及侵权可向平台或品牌举报
再判断:评论区“互喷”往往掺杂营销号,勿被带节奏
留证据:截图、录屏,一旦涉及侵权可向平台或品牌举报
七、事件时间轴
8 月 30 日:视频上线
8 月 31 日:播放量破 20 万,小米官方账号留言“取证”
9 月 1 日:视频下架,UP 主置顶“道歉声明”
9 月 2 日:小米法务部确认立案
8 月 31 日:播放量破 20 万,小米官方账号留言“取证”
9 月 1 日:视频下架,UP 主置顶“道歉声明”
9 月 2 日:小米法务部确认立案
总之,鬼畜可以有,边界不能没有。一次看似“玩梗”的视频,最终让创作者和品牌都付出了代价。下次再点“发布”前,不妨先用“三把安全尺”量一量流量与法条之间,永远隔着一条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