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按下电动汽车生产暂停键 确认将推燃油新车

“电动化浪潮不可阻挡”,这句被各大车企CEO反复背诵的PPT金句,最近在英国克鲁工厂被悄悄划掉。宾利官方确认:原定2030年全面纯电的计划“松口”,燃油新车将重新排产,首款回归的正是那台熟悉的W12双涡轮怪兽。消息一出,欧洲媒体标题毫不留情——“卖不动,就掉头”。当排放法规与销量现实对撞,这家百年豪华品牌用“倒车”方式给自己松绑:不是电动不好,是富人还没到“为电池买单”的时刻。放缓电动,看似保守,实则暴露豪华市场最隐秘的算盘——利润永远排在情怀前面,而情怀,恰好需要汽油味来点燃。

2021年,宾利曾雄心勃勃发布“Beyond100”战略:十年内全系纯电,2030年停产内燃机。可现实迅速甩出数据:2023年,宾利全球销量1.1万辆,同比下滑11%;其中插混占比仅15%,纯电概念车型EXP 12 Speed 6e调研意向订单不足千台。富人用钱投票:添越插混买家平均年龄58岁,他们更关心“W12保值率”而非“零百加速”。尤其在华市场,添越W12二手价比插混版高出20%,电池被视为“贬值毒药”。当法规税惠无法抵消残率损失,“12缸信仰”瞬间成为硬通货。宾利这才意识到:电动化不是技术问题,是算术题——产量小、研发贵、电池成本高,单车利润被活生生吃掉三成。全面纯电,等于把品牌护城河“一炮清零”。

重新投产的W12并非“旧瓶装旧酒”。宾利给它塞进了48V轻混、闭缸技术、颗粒捕捉器,排放满足欧7,却保留了6.0L排量与635马力。官方话术很委婉:“给客户多一种选择”;翻译过来:用最小的法规代价,留住最大的利润奶牛。W12的回归,还将与插混版并行销售——左手情怀,右手积分,两头通吃。更关键的是,W12平台衍生车型毛利高达35%,远高于纯电平台预估的18%。在销量无法快速摊薄成本的豪华细分市场,“技术过剩”不如“情怀溢价”来得稳妥。于是,老引擎被重新抛光,成为电动时代的“现金牛”,一边赚利润,一边养电池。

“宾利买家不是没环保意识,他们只是不想在宾利上环保。”——某华北经销商一句话道破天机。添越插混车主的画像:家里已有Model S、宝马iX,买宾利是为了“长途自驾+社交名片”。电池续航80公里?够用,但不足以“开着去拉萨”。而W12的1000公里续航、12缸声浪、机械四驱,才是“说走就走”的底气。更微妙的是收藏心理:最后一代W12,注定成为“绝版玩具”,稀缺性直接写进车架号。电动化可以慢慢来,但“错过就永远错过”的内燃机,才是富豪车库里的“时间玫瑰”。宾利顺势打出“终极内燃机”概念,限量、编号、签名,一套组合拳,把排放法规玩成了“饥饿营销”。

宾利的“倒车”并非孤例。阿斯顿·马丁推迟纯电DBX至2027年,法拉利确认V12引擎将续命至2030年后,兰博基尼为插混Huracan预留内燃机升级槽。欧洲豪车品牌纷纷把“全面纯电”从2030改口“2035以后”。原因如出一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富人对残值焦虑、大排量引擎仍有溢价空间。法规层面,欧盟2035禁售燃油车也留出了“e-fuel(合成燃料)”后门,给12缸一个合法身份。豪华市场正形成新共识,先让电动车在大众市场卷成本,再让富人“为情怀付费”养利润。宾利只是第一个把实话说破的人。

宾利的W12回炉,看似一次“反潮流”的倒车,实则是豪华市场最理性的选择:用最小合规成本,守住最大情怀溢价,让电动车继续“往下卷”,让内燃机继续“往上赚”。它提醒我们:汽车产业的未来不是单选题,而是多线程,有人负责把电池做到每度电300元,就有人负责把V12声浪装进博物馆前的最后一辆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