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在印度构建半导体供应链 摆脱对中国依赖
- 科技快讯
- 2小时前
- 7热度
8月29日,东京迎宾馆,日本首相石破茂与印度总理莫迪签下一纸十年合作倡议,核心只有一句话:把成熟制程的半导体、液晶面板、光伏逆变器、蓄电池、压缩机,从“中国造”变成“印度造”。
为什么是印度
人力成本:一条 8 英寸功率半导体产线,日本本土用工成本占销售额 18%,在印度可压到 8%。
市场腹地:印度 2024 年家电销量破 1.2 亿台,90% 控制芯片仍靠进口,莫迪政府给出“2027 年国产化率 30%”的硬性指标——等于提前锁单。
地缘窗口: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层层升级,日本企业担心“成熟节点”某天也被卡脖子,印度成了天然避风港。

十年,四步走
-
2025 Q4:首批 4 座合资工厂奠基
选址泰米尔纳德邦、古吉拉特邦,日方出设备、工艺、良率管理;印方出土地、厂房、工人。先期产品为 90 nm-180 nm 功率器件、LCD 模组,主要供应印度本土空调、冰箱、电视厂商。 -
2026:配套供应链落地
东京电子、迪思科、住友化学将在班加罗尔、浦那建设“卫星工厂”,提供光刻机、划片机、工业气体,实现 4 小时物流圈。 -
2027:成本杀到“中国-5%”
利用印度免租土地、25% 资本补贴和日本政府 30% 搬迁补贴,三方合力把功率芯片出厂价做到比中国同规格低 5%,同时交期从 12 周缩短到 6 周。 -
2028 以后:出口东盟、中东
印度产功率器件拿到日企全球渠道,反向出口到越南、印尼、沙特,形成“印度制造、日本品牌、全球销售”的闭环。

普通人能抓住什么
工作:泰米尔纳德邦工厂已启动招聘,设备技师、工艺工程师月薪 5.5-7 万卢比(约 4700-6000 元人民币),提供日方 6 个月带薪培训,懂日语或英语可直接面试。
创业:印度政府允许外资 100% 控股封测厂,封装测试设备二手市场正热,日立、三菱旧机型 3-5 折可淘,适合小规模切入。
投资:关注东京电子、迪思科、信越化学的印度扩产公告,以及印度本土上市公司 Tata Elxsi、CG Power,这些公司大概率先受益。

风险提醒
基建:印度工业气体、超纯水、电力稳定性仍落后中国 3-5 年,良率爬坡期可能长达 18 个月。政策:印度土地征用法案复杂,环保审批周期平均 12 个月,需预留缓冲期。汇率:卢比兑美元波动大,建议签“日元计价采购合同”对冲。
总之,日本出技术、印度出成本、全球市场买单,这场十年转移大戏,既是一次供应链大迁徙,也是普通人跳槽、创业、投资的新窗口。谁先看懂谁先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