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电信以AI与数据双轮驱动,引领产业变革新征程

当DeepSeek大模型在年初掀起技术普惠的滔天巨浪,当千行百业对AI应用的需求如汹涌潮水般奔涌而来,2025年已然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元年。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江西萍乡凭借5G构建起辣椒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数智生态,西宁公交在西宁电信的赋能下开启智慧出行新时代……从科技创新的熠熠星火到产业向“新”的燎原之势,中国电信这位深耕数字基建多年的国家队选手,正以独特的战略视角和坚定的步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产业变革答卷。

以AI+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宛如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不仅推动了技术本身的飞速进步,更催生出“AI for Science”的科研新范式,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着生活、生产、治理的各个领域。中国电信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云、网、数、智、安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AI技术深度嵌入多个行业,实现了从内到外的系统性重塑。

在农业领域,中国电信江西公司与江西萍乡政府携手构建的“辣椒全产业链数智平台”成效斐然。通过5G + 物联网设备,精准采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12类环境数据,结合历史产量、病虫害数据库,AI模型能够精准预测辣椒生长周期,并动态调整种植方案。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该项目实施后,当地辣椒亩产提升23%,农药使用量减少18%,带动农户平均增收1.2万元/年,真正实现了科技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工业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中国电信的“星辰工业大模型”深入生产一线,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智能管家,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实现了设备故障的提前预警、生产工艺的优化以及供应链的智能管理。在某大型制造业企业中,星辰工业大模型大显身手,设备故障率降低了30%,生产效率提升了25%,产品次品率降低了15%,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教育领域也在中国电信的助力下迎来智慧变革。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以“大模型 + 智算”双轮驱动,构建全场景的智慧教育新生态。通过政企校协同创新机制,已在全省21个地市落地500 + 智慧校园示范项目。在学校试点精准教学平台,大模型可自动批改中英文作文、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师工作效率提升30%,学生分层辅导覆盖率达90%。梅州兴宁教育局部署AI云电脑,教师借助大模型快速生成教案、公文,备课时间减少40%,为教育行业实现了“减负增效”。

数据质量制约行业大模型发展

尽管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势头迅猛,但当前大多数行业大模型面临着训练数据质量缺陷的严峻挑战。低质量数据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可能导致模型出现“逻辑混乱的伪推理”,使人工智能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中国电信深刻认识到,“无高质量数据,则无强人工智能”,因此在数据供给和数据治理方面不遗余力。

中国电信构建的“星海”数据智能中台,犹如一座数据的宝库,形成了9万亿Tokens的高质量数据集。这些数据涵盖语义、语音、图像、视频等多种类型,为AI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例如,基于50万小时的脱敏音频数据集,中国电信打造了业界首个支持5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语音大模型,实现了“一语通全国”的梦想,让全国多个方言区的用户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语音识别服务。在成都,中国电信基于已采集的19个地市方言语音大数据,构建四川方言高质量数据集,并落地政务服务、医疗问诊、文化导引、助农直播等场景,坐席人员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中国电信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通过“灵泽数据要素2.0平台”,构建了数据要素交易、可信流通计算与共享、运营管理支撑三大模块,有效解决了数据集约共享与安全可信流通的问题。结合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确保数据在流通中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例如,在城市治理领域,中国电信基于加密脱敏后的视联网数据,构建海量视频数据湖,通过精细标注形成了亿级高质量数据集,打造了业界首个基于知识的视图万物布控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家庭看护等场景,让城市治理更加智能高效。

AI之本:筑牢高质量数据新基建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高质量数据的供给和利用则需要强大的数据新基建支撑。中国电信以“算力 + 平台 + 数据 + 模型 + 应用”的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推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价值的倍增效应。

在算力基建方面,中国电信与格力集团合作打造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规划建设2600P国产化智能算力集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政务数字化等场景提供超强支撑。与复旦大学合作的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科研智算平台,以公共云模式提供超千卡并行智能计算,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首个基于该平台训练的科学大模型成果已正式发布,45亿参数大模型一天即可训完。这种算力基建的投入,不仅为科研提供了强大支持,更为产业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数据平台方面,中国电信的“灵泽数据要素2.0平台”和“银河数据跨境流通解决方案”,为数据的流通和应用提供了安全可信的环境。在海南、上海、江苏等地先行先试的跨境数据解决方案,助力新型国际数据业务发展。同时,中国电信面向教育、交通、文宣等行业领域,联合用户共同打造了99个行业数据集,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1600余家行业用户,形成了“数据标注 - 模型调优 - 场景赋能”的闭环机制,加速技术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在生态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与华为联合发布业界首份《Mobile AI: AI与移动通信融合的新生态》白皮书,成立Mobile AI联合创新实验室,推进车联网、智慧矿山、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场景验证;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标杆,推动国产芯片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电信的技术实力,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在AI重塑产业的浪潮中,运营商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2024年年报可见,中国电信AI + 业务收入达89亿元,同比激增195.7%,这不仅是数字基建优势的变现,更是中国电信向智能服务集成商转型的明证。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 +”与“数据要素 ×”的融合,通过国云筑基、价值转化、开放合作,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赋能产业生态繁荣发展,引领中国乃至全球产业迈向智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