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飞行汽车获海外最大订单:中东皇室一次性预订600台飞行汽车
- 汽车
- 1天前
- 11热度
10月13日,迪拜帆船酒店上空出现一架“方盒子”,它先像MPV一样滑到停机坪,随后四臂撑开、桨叶咆哮,两分钟垂直爬升120米,载着飞行员绕棕榈岛飞了一圈。落地不到半小时,中东皇室与在场富豪把600台订单写进合同,一次性付掉9亿元人民币定金。600台是什么概念?全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过去三年累计交付不过四百台。中东客人不是买来当玩具,而是直接买走了“未来十年私人出行”的优先登机牌。
迪拜2030城市计划里,30%公务出行要改空中线路,直升机噪音大、起降需跑道,eVTOL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安静起降,正好补位。更关键的是——中东不缺油,却缺“绿色面子”。富豪可以花50万美元买辆V12,但联合国气候大会镜头扫过来,他们更乐意把“纯电动飞行汽车”当名片。小鹏汇天把首发地选在迪拜,等于把产品直接放进最挑剔的“奢侈品橱窗”:只要中东点头,欧美观望资金就会跟进,资本故事瞬间从“中国概念”升级为“全球通货”。
很多人误会飞行汽车=整车飞,其实小鹏把“母舰”与“飞行器”拆成两截:母舰是增程式六轮MPV,装下四轴飞行器的同时,还能当充电宝;飞行器净重仅360kg,单座设计,最高130km/h,续航35分钟。逻辑像“带摩托艇的皮卡”——平时通勤靠车,堵到瘫痪就把摩托艇扔下水。中东客户看中的正是这层“双保险”:城市内用飞的,跨城依旧陆地跑,不用等空中航道修完就能先玩起来。600台母舰+飞行器,等于一次性买了600套“立体交通系统”,把风险拆成两半,也顺便绕过“飞行汽车何时上路”的监管灵魂拷问。
9月底竣工的广州智造基地,年产能1万台,看似充裕,却暗藏时间窗口——2026年首批交付,意味着小鹏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适航认证、飞行员培训、保险定价、维修网络四大关。eVTOL适航标准全球尚未统一,中东订单把“隐形压力”推到极致:只要有一台坠机,600台就可能集体退货,定金变赔偿金。汇天内部人士透露,他们已提前把“冗余度”写进SOP:每颗电机装两套绕组,每块电池留30%锁定容量,宁可牺牲航电,也要先保“不死”。毕竟,奢侈品可以慢,但不能炸。
官方未公布最终售价,但按中东订单推算,单套母舰+飞行器约150万人民币,折合50万美元,正好卡在“直升机入门价”下方,却远高于劳斯莱斯库里南。富豪的算盘很精——直升机需要飞行员、停机库、航油,一年维护费再烧掉一台奔驰S;eVTOL用电、能自动飞、母舰还能当代步车,等于把“直升机+司机+车库”打包成一次付款。奢侈品逻辑从来不看成本,只看“稀缺度”:全球限量600台,中东土豪先拿号,后面再想买,得等第二批“国际版”,价格大概率再抬30%。飞行汽车第一次有了“理财属性”,比超跑更抗跌。
别以为中东只看钱包,他们更看“谁能造”。陆地航母的碳纤维桨叶、800V碳化硅电驱、固态电池包,全部来自珠三角本土厂,中东豪客下单前,把供应商名单翻了个底朝天,确认“离了中国就找不到第二家能同时量产”才签字。一句话,600台订单背后,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把“电动车红利”复制到“低空经济”的第一次集体出海。飞机还没飞稳,幕后赢家已经先数钱。
600台只是序章,却给行业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飞行汽车不再需要“科普”,只需要“交付”。中东富豪用支票投票,替全球市场完成风险定价;小鹏汇天则用广州工厂的机器声回应,2026年如果无法如约把“母舰”开到客户别墅门口,这场盛宴就会瞬间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