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车单季销量突破539万辆,纯电与插电增速分化加剧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11月24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新能源车新车销售量达到53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1%。这一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加速。其中,纯电动车销量达371万辆,同比增长48%;而插电混合式电动车销量为167万辆,同比增速仅为4%。纯电动与插电混动车型增速的巨大差距,揭示了市场偏好的显著变化,也预示着新能源车市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未来增长可能趋缓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在2025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达到1470万辆,增长26%。单看9月份,全球电动汽车单月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创下历史纪录。集邦咨询预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达2043万辆,年增长约2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市场的共同推动。中国继续主导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欧洲市场也在政策推动下表现亮眼,1-9月累计销量约300万辆,同比增长32%。展望2026年,由于各地区补贴政策与优惠条件的差异调整,全球电动化进程分化将加剧。集邦咨询预估2026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增至2280万辆,年增长幅度将放缓至12%。

纯电动车表现抢眼,插电混动市场遇冷

本季度新能源车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纯电动车型的爆发式增长。纯电动车48%的同比增长率,远超插电混动车型4%的增速。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纯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对续驶里程的焦虑明显减弱是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行业企业加大投入攻克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汽车产品的质量性能,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已接近500公里,充电速率提升3倍多。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让消费者选择纯电动汽车更有底气。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至7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插电混动车型增速明显放缓。去年还势头正猛的插混汽车如今已明显失速。插混汽车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纯电车型存在里程焦虑,现在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普遍提升,基础设施又越来越完善,消费者对于“油电双系统”的需求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车企竞争格局生变,比亚迪特斯拉领跑

从车企层面看,第三季度比亚迪蝉联纯电动车销量冠军,但销量较第二季度有所减少。位居第二的特斯拉第三季度表现强劲,季增达29%,增长动能主要来自美国市场补贴期限的刺激。中国车企在第三季度展现惊人成长力道,吉利和零跑市占率分别为6%、4.1%,并连续两季超越小鹏。在插电混动领域,比亚迪面临中国市场的饱和与剧烈竞争,第三季销量虽有季成长但出现年衰退。AITO(问界)、奇瑞和吉利排名上升为第二至第四名,尤以奇瑞销量爬升的速度快。理想汽车作为增程式路线的代表性车企,已连续3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足以佐证增程式市场发展遇阻。面对越来越多车厂推出增程式电动车车型的同质化竞争,其市占被迅速瓜分。

区域市场分化明显,政策成主要推手

各区域市场的表现和政策导向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市场在第三季度因联邦税收抵免即将于9月30日终止,引发了电动汽车抢购潮。美国第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超过43.8万辆,创下季度销量新纪录,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10.5%。但随着补贴结束,多家行业机构预测,第四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将大幅下降。欧洲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显著回暖。1-8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26万台,增长26%。德国政府近期批准了一项总额3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旨在重启市场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1-8月新能源渗透率达48.2%,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约68%。政策方面,2025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车享受全额免征车购税的最后一年,2026-2027年将减半征收。

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新能源车市场表面繁荣下藏着隐忧。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车企成本增加及利润下滑、供应链调整困局以及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这些因素都使得全球汽车市场增长面临多重挑战。汽车行业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海外市场拓展能力以及研发投入力度,正成为决定车企业绩走向的三大核心因素。那些在研发投入上更果断、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更高的企业,往往更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腾讯新闻  集邦咨询:第三季全球新能源车新车销售量达539万辆,年增31%  2025-11

懂车帝  新能源汽车最新“成绩单”来了  2025-10

澎湃新闻  新能源汽车行业Q3季报:销量增长、价格战与出海  2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