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乐上线豪华绿钻“网赚畅听包”会员 付费后每天看广告获取听歌权益
- 科技快讯
- 2天前
- 20热度
“花1元开个会员,结果每天得看4条广告才能听歌。” 9月26日,QQ音乐上线“网赚畅听包”,把“付费免广告”的老规矩反过来玩:先交钱,再看广告,才能解锁听歌权益。首月1元至5元、续费5元/月的定价,看似“骨折价”,却引来一片吐槽:“我花钱,是为了不看广告;现在花钱,还要看广告?”当音乐平台开始教用户“网赚”,这到底是“让利”,还是“割韭菜”的新姿势?
一、“网赚畅听包”是什么 绿钻的“反向操作”
QQ音乐悄悄上线的“网赚畅听包”,其实是一种“低价会员”:连续包月首月1-5元,后续5元/月,付费后,每天需观看4条广告(每条5秒以上),才能获得当天完整听歌权益,若当天不看广告,只能试听30秒,且无法下载,换句话说平台用“低价”换“流量”,用“广告曝光”补贴“会员费”。看似“让利”,实则把“会员免广告”的经典逻辑反过来:用户先交门槛费,再把“注意力”二次出售给广告主。音乐平台不再只靠会员费赚钱,而是把“付费用户”也变成“广告库存”。
二、为什么QQ音乐要“反向收费” 绿钻的焦虑与算盘
会员增长见顶
QQ音乐付费用户已超1亿,渗透率接近50%,但增速明显放缓。平台需要“更低门槛”的价格带,撬动对10元/月绿钻敏感的学生党、银发族。
广告库存过剩
音乐App日活超3亿,但“会员免广告”让大量曝光位闲置。把“低价会员”重新拉回广告池,既能提升CPM,又不影响高ARPU的“豪华绿钻”。
下沉市场竞争
短视频、免费听歌App用“广告加免费”模式抢走大量时长,QQ音乐需要用“网赚”逻辑反击,交1元,再看广告,比“完全免费”更有心理获得感。
三、用户视角:1元买“听歌权”,还是买“打工资格”
对于用户,1元首月确实“真香”,但体验却“割裂”:每天4条广告,每条5秒,相当于30秒/天的“注意力劳动”;按30天计算,累计看广告150秒=2.5分钟;若以“看广告赚钱”逻辑,2.5分钟/月≈4元(平台广告CPM均价),恰好抵消会员费;换句话说:用户用“注意力”抵扣了会员费,平台用“低价”换来高频打开。看似公平,实则“时间成本”被隐藏——你每天必须打开App,完成“任务”,才能继续听歌。对于“通勤党”“学习党”,这种“强制打卡”反而变成心理负担。
四、行业震动:音乐平台“降价内卷”的序幕
QQ音乐此举,无疑向同行扔下一颗“价格炸弹”:网易云音乐已推出“学生免费听+广告”模式,酷狗、咪咕也在测试“看广告得VIP时长”,“网赚畅听包”把会员价格打到5元/月,相当于“半价绿钻”,势必倒逼其他平台跟进。但“降价+广告”模式并非万能,广告过多,会伤害豪华绿钻用户的“纯净感”,用户习惯“低价”后,再想涨价,难度倍增,广告主对“强制观看”效果存疑,品牌安全难以保障,音乐平台正在重复短视频的“广告补贴”路径,但音乐场景更私密、更沉浸,广告容忍度更低。
“网赚畅听包”的本质,是把“听歌权”拆成“会员费+注意力”两份商品。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确实降低了门槛;但对于“听歌就是放松”的人群,却变相增加了“心理任务”。音乐平台需要警惕当“看广告”成为听歌前置条件,用户可能会转向盗版、网盘、短视频BGM,反而流失“纯净体验”需求的高价值人群。降价可以,但别让用户失去“听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