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R7登顶辅助驾驶专项评测榜单,小米YU7紧随其后
- 汽车
- 14小时前
- 10热度
今年4月,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携手AutoLab共同推出“白泽奖”辅助驾驶评价体系。第二届评测覆盖9款主流车型,智界R7、小米YU7和小鹏G7位列前三。其中,智界R7以755.74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小米YU7以629.70分位居第二。这一结果展现了当前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格局,也预示着未来竞争的新动向。
评测体系:从用户视角出发的专业考核
“白泽奖”的评价体系包含车辆测试和用户调研两个维度,共计19个测试项目。评测不仅关注技术参数,更重视真实使用场景中的表现。在具体测试中,系统开启、车速调节、跟车距离和跟车状态成为四大核心考核点。这些项目模拟了日常驾驶中的常见场景,能够全面反映辅助驾驶系统的实用性和成熟度。此次评测的9款车型涵盖不同价位和动力类型,包括比亚迪汉L、智己LS6、乐道L60等热门车型。这种多元化的样本选择,保证了评测结果的广泛参考价值。

冠军实力:智界R7的全面领先策略
智界R7在本次评测中展现全面优势,不仅在总分上领先,在“主动安全”项目获得242分的最高分。这得益于其搭载的华为ADS 4.0系统,以及192线激光雷达等顶级硬件配置。在实际道路测试中,智界R7在13公里复杂路况中仅出现1次风险接管,在“前车消失+遗撒纸箱”场景下以60km/h速度完美刹停。这些表现证明了其系统应对突发情况的可靠性。智界R7的硬件配置堪称豪华:业界顶级192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250米,配合5颗4D毫米波雷达和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构建了无死角感知网络。这套系统为其卓越表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黑马崛起:小米YU7的均衡发展之道
作为行业新军,小米YU7能夺得第二名,展现出其技术整合与用户体验平衡能力。其在“主动安全”得分223.18分、“自动泊车”得分197.1分,表现全面均衡。小米YU7搭载端到端HAD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硬件上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及11颗高清摄像头,并配备算力700TOPS的NVIDIA Thor芯片。这种硬件预埋策略为后续OTA升级留足了空间。在实测中,小米YU7的跟车表现稳健,能精准识别前车加减速,并能预判旁车道车辆加塞意图。其自动泊车功能支持垂直泊车、斜列泊车等多种场景,实用性受到好评。

技术路线:多元解决方案并存格局
从评测结果看,当前智能驾驶领域呈现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格局。华为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融合感知方案;而特斯拉则坚持纯视觉路线。这种多元化格局体现了行业对智能驾驶技术路径的不断探索。华为ADS 4.0系统在夜间及复杂路况下表现出众,同时提供纯视觉方案适配不同价位车型,显示出灵活的产品策略。评测结果显示,新势力品牌整体表现强势,问界、小鹏、理想等品牌旗下车型都配备了辅助驾驶系统标志灯,体现出对辅助驾驶安全的重视。这与传统车企形成鲜明对比。
用户体验:科技与安全的平衡之道
在跟车状态测试中,多数车型表现出色,但仍有车型不支持自动跟车起步功能,导致评分较低。这表明,技术先进性与实用稳定性之间需寻求平衡。理想L7和领克900在测试中总分高于40分,这些车型在细节设计上更贴近用户习惯。如理想L7在车身多处加入“小蓝灯”,提示辅助驾驶状态;领克900提供三种方向盘离手提醒方式。
特斯拉虽然因本土化适配问题排名有所下滑,但其AutoPilot系统在车速调节和跟车距离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体现了其在辅助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从评测结果看,智能驾驶技术正从“有无之争”走向“高下之别”。智界R7的夺冠体现了全栈自研技术路线的成熟,而小米YU7的崛起则展示了新兴品牌快速迭代的能力。随着八部委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智能辅助驾驶即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智能驾驶技术的竞争本质是安全与信任的竞争。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腾讯新闻 6款热销SUV辅助驾驶系统测试横评 2025-11
懂车帝 2025智能辅助驾驶天梯榜:华为登顶,特斯拉第六,小米位列第七 2025-10
新浪财经 25万级SUV辅助驾驶谁是王者?新款智界R7实测亮眼 202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