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耳机便宜了 500元以下销量占比超60% 低价化趋势显著
- 数码
- 3天前
- 34热度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耳机线上市场报告于8月23日正式发布。数据显示,AI耳机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普惠”变革,产品价格持续下探,普及速度显著加快。其中,500元以下价位段产品销量占比达到60.1%,较去年同期的18.8%大幅增长超过两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0-300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已占据45.5%的市场份额,成为绝对主流。这一变化表明,AI耳机正逐渐从早期的“科技尝鲜”阶段,快速转向为大众日常使用的“普及型消费品”。
低价产品销量爆发并非偶然,其背后是AI技术门槛的持续降低与产业链成本优化的共同结果。在软件方面,随着大语言模型云端API调用费用的下降,厂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为入门级耳机集成语音助手、实时翻译、智能提醒等核心AI功能。即便这些功能多为轻量版或“Lite版”,也已足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在日常生活、通勤、学习等场景中的基础交互需求。
硬件层面的进步同样关键。近年来,国产中低端AIoT芯片在算力、能效和集成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可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更优的性能功耗比。与此同时,麦克风阵列、传感器、蓝牙主控等核心元器件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摊薄了边际成本。硬件国产化比率的提高与供应链的成熟,共同推动了整机价格的下降,打破了以往AI耳机价格高企的壁垒。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AI耳机功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正在不断增强。除了传统的音乐播放和通话降噪,实时语种翻译、AI语音笔记生成、健康监测等新功能,逐渐获得用户认可。尤其在高频使用场景中,如学生网课、职场会议、跨境沟通等,支持多语种实时转写与翻译的耳机产品受到广泛欢迎。
行业分析指出,AI耳机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大模型推理成本进一步下降,以及终端侧轻量化推理技术的成熟,未来AI耳机的平均价格有望继续下探。在300元以下市场,兼容基本AI功能的耳机产品种类预计会更加丰富。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出AI技术正在实现规模化普及,也反映了中国供应链在消费级AI硬件领域的快速响应与高效整合能力。未来,随着更多用户通过低成本产品接触和习惯AI语音交互,整个智能穿戴生态有望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