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连续10个月霸榜15-20万纯电轿车 77000辆交付背后的“长销逻辑”
- 汽车
- 2天前
- 21热度
最新上险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小鹏P7+已连续10个月稳居15-20万元纯电轿车销量第一,累计交付77000辆,领先第二名近1.8万辆。在“价格战+配置战”双重内卷的新能源中场,P7+并未靠“地板价”换量,而是把“智能长板”做成“耐用资产”,用持续OTA与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完成从爆款到长销的跨越。
交付曲线:10个月蝉联,不是“脉冲”是“高原”
月均交付7700辆,标准差<900辆,波动幅度低于同级平均35%,呈现“高原式”稳态;地域结构:一二线城市占比58%,三四线城市提升至42%,下沉市场连续6个月环比正增长;用户画像:25-35岁首购人群占61%,换购用户平均前车车龄6.2年,表明P7+不仅抢同级,也抢燃油车换购需求。
二、技术路径:把“智能”做成“耐用资产”
硬件预埋:Orin-X芯片+激光雷达全系标配,支持城市NGP,避免“买即落伍”;OTA节奏:每季度一次大版本,10个月累计新增37项功能,用户NPS(净推荐值)稳定在68%,高于行业平均12个百分点;电池策略:标准续航版采用磷酸铁锂,CLTC 580 km,实测城市续航达成率92%,解决“里程焦虑”而非“参数焦虑”。所以硬件冗余+持续OTA,使车辆在全生命周期保持“新鲜感”,削弱换车冲动,形成“技术复利”。
成本模型:15-20万价位,实现“油电同本”
购车成本限时优惠后售价17.99万元,叠加地方补贴与置换权益,实际支付15.6万元;使用成本家用桩0.3元/度,百公里电费9元,较同级燃油车5年省约3.2万元;保值率一年车龄残值率78%,高于同级纯电平均6个百分点,降低“首年贬值”风险。
用户决策:三款配置如何选
城市通勤标准续航Pro,580 km+后置后驱,每月充电2次即可;高速居多,长续航Max,700 km+城市NGP,跨省出行无需里程焦虑;换购用户选装“电池车身分离”金融方案,首付降3万,月供599元,5年后可买断或回购,残值风险转由车企承担。
行业启示:长销模型的三条铁律
技术预埋:硬件≥18个月领先,避免“上市即落后”;OTA节奏:季度级大版本,月度级小补丁,保持功能“保鲜度”;成本透明:实际支付价≤同级燃油车落地价,用“油电同本”撬动换购。
风险与红线
城市NGP需持续数据训练,无图城市推送时间或因政策审批延后;激光雷达维修成本高于纯视觉,建议购买“智驾硬件险”,年保费约800元,覆盖传感器意外损坏;二手车市场尚未形成统一激光雷达评估标准,卖车前需官方出具硬件检测报告,避免残值折价。
小鹏P7+用10个月、77000辆的成绩证明:纯电轿车可以摆脱“上市即巅峰”的宿命,只要技术预埋足够长、OTA足够快、成本足够透明,就能在15-20万元红海市场形成“长销高原”。对于消费者,选择P7+不是买一辆“参数车”,而是买一张“常用常新”的船票;对于行业,利润不应来自硬件减配,而应来自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与服务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