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推出纯电车型的 Lanzador 概念车 目前没确定是做插混还是纯电

2023年,兰博基尼在蒙特利汽车周甩出一枚“闪电”——Lanzador概念车。这头被寄予“品牌首款纯电”厚望的蛮牛,用充满太空舱感的掀背设计和2+2跨界布局,告诉世界:超跑也能零排放。然而短短一年,闪电似乎开始“慢放”。外媒Autocar最新爆料:因高端电动车销量放缓、大众集团电动化平台延期,Lanzador的量产计划被迫“回炉”。CEO温克尔曼甚至松口:“未来几周内,我们要决定继续做纯电,还是改插混。”

纯电超跑:看上去很美,卖起来很难

纯电动的“加速快感”天生适合超跑,但“高价+纯电”却成了消费悖论。2023年,欧洲售价10万欧元以上电动车销量同比增幅仅3%,远低于整体市场18%;保时捷Taycan上半年交付量下滑29%,为品牌跌幅最大车型。原因并不神秘:高收入买家更想要“玩具属性”——声浪、换挡、爆裂的机械仪式感,而非“环保奖状”。当一辆售价30万欧元的纯电超跑无法提供V12的胸腔共振,再快的零百加速,也只是一次“大号的手机性能跑分”。

平台之困:大众MMA“跳票”,兰博基尼被迫“等位”

Lanzador原定于2028年量产,采用大众集团全新高端纯电平台MMA,800V架构、三电机矢量控制、主动空悬,都是“技术字典”里的顶配。但MMA开发进度因软件架构重构被推迟至2030年后,保时捷的PPE平台也优先供给Macan EV与K1。兰博基尼瞬间陷入“无台可唱”的尴尬:用现有MLB Evo油改电?轴距、地板高度都无法满足超跑比例;自研平台?研发费用需20亿欧元,销量预期却仅每年5000辆,投入产出比血亏。CEO的“插混选项”,实则是给平台跳票找一条“救生艇”。

插混回头路:是妥协,也是“声浪续命”

温克尔曼口中“插混”并非简单加电机,而是大概率移植Revuelto的V12+三电机混动系统:前桥双电机实现扭矩矢量分配,后桥电机填补换挡间歇,系统总功率超1000马力,纯电续航50公里,足以应付城市零排放法规,又保留内燃机灵魂。对于品牌拥趸,这是“两全其美”;对于排放政策,这是“擦线过关”。唯一代价是整备质量增加200公斤,但对一辆2.2吨的跨界GT而言,只是“多背一桶水”。更重要的是,插混可以继续使用现有平台,研发周期缩短18个月,成本降低30%,在“时间=生命线”的超跑市场,这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市场算盘:限量、溢价一个都不能少

兰博基尼的全球年销量约1万辆,其中Urus占60%,Huracán与Aventador占40%。Lanzador即便量产,规划也仅5000辆/年,却肩负“技术图腾”使命——为整个品牌提供电动化背书。插混路线虽不如纯电“环保光环”耀眼,却能让“蛮牛”在2028年限量交付,赶上欧盟2035年禁售令前的最后一波“内燃机狂欢”,同时维持高溢价:插混Revuelto起售价约52万欧元,Lanzador若定位“电动化Urus”,60万欧元起步并不夸张。限量+高价+故事,正是超跑品牌百年不变的“财富密码”。

消费者情绪:买的不止是车

对超跑买家,技术路线从来不是核心,稀缺性与身份标签才是。插混Lanzador既能享受纯电模式下的静谧进小区,又能在隧道里打开V12阀门,让回火声浪点燃社交账号。一张“最后的内燃机”船票,比“第一台纯电超跑”更具收藏价值。正如某位预订Revuelto的车主所说:“我可以不开,但我不能没有。”

Lanzador从纯电到插混的“摇摆”,看似是技术路线的后退,实则是超跑品牌在电动化洪流中的“生存校正”:与其赌一个尚未成熟的平台,不如用混动续写声浪传奇;与其教育买家接受“静音蛮牛”,不如给他们“可静可爆”的选择权。超跑世界,速度是信仰,声浪是灵魂,利润是现实。只要还能让买家在隧道里听见V12的回响,慢一点,地球照样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