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再度炮轰激光雷达:恶劣天气拉胯 摄像头更可靠
- 科技快讯
- 3小时前
- 5热度
马斯克又开炮,这次瞄准的还是激光雷达。8 月 28 日,他把矛头对准 Waymo,说它们在雪、雨、沙尘里“几乎趴窝”。一句话总结:激光雷达一到恶劣天气就“近视”,而特斯拉只靠摄像头,依旧能跑。

为什么马斯克这么“嫌弃”激光雷达
-
雨雪沙尘 = 激光雷达的噩梦
激光雷达靠发射激光束测距,遇到雪花、雨滴或沙尘,光束会被散射、反射,系统误以为到处都是障碍物。马斯克说,Waymo 在暴雨天直接停运,就是因为它“看不清”。 -
传感器打架,谁说了算?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三种传感器如果给出不同结果,车辆到底听谁?马斯克认为,这种“数据打架”反而增加决策难度,降低安全性。 -
成本与量产难题
激光雷达单价动辄数千美元,且结构精密,大规模装车成本高、维修贵;摄像头方案则便宜、成熟、易维护。

特斯拉的“纯视觉”到底行不行
2019 年起,特斯拉陆续取消毫米波雷达,全系车型只用 8 个摄像头+神经网络。
马斯克透露,早期 Model S/X 上曾搭载自研高分辨率雷达,但实测效果不如摄像头,最终选择放弃。
特斯拉 FSD Beta 目前已在北美开放 40 万辆车测试,城市道路、暴雨夜晚均有用户上传视频,系统仍能识别车道、行人、锥桶。
马斯克透露,早期 Model S/X 上曾搭载自研高分辨率雷达,但实测效果不如摄像头,最终选择放弃。
特斯拉 FSD Beta 目前已在北美开放 40 万辆车测试,城市道路、暴雨夜晚均有用户上传视频,系统仍能识别车道、行人、锥桶。

普通车主该怎么看这场技术路线之争
如果你生活在多雪、多沙尘地区,激光雷达的“天气短板”确实要考虑;若主要在城市或高速通勤,特斯拉的摄像头方案已能覆盖 90% 场景,且后续 OTA 可继续升级;无论哪条路线,现阶段都不要完全依赖自动驾驶,双手扶方向盘仍是底线。
总而言之,马斯克再次把“激光雷达无用论”推向风口浪尖。技术路线没有绝对对错,谁能更快、更便宜、更安全地把自动驾驶送到消费者手中,谁就能赢得市场。至于我们,保持好奇,握紧方向盘,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