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OVMHh(OPPO、vivo、小米、华为、荣耀)旗下的大折叠机型预计迎来迭代
- 科技快讯
- 3天前
- 32热度
数码博主最新爆料称,OPPO、vivo、小米、华为、荣耀等主流手机厂商的大折叠机型将迎来迭代更新。预计明年年中之后,市场上将陆续推出三款阔折叠机型,而它们的共同竞争对手将会是苹果的iPhone Fold。
与此同时,曾经火热的小折叠机型却呈现“大部分有停更趋势”,市场热度大不如前。这一布局变化揭示了手机厂商对折叠屏市场未来的战略思考。
苹果入局前的窗口期,国产厂商的防御战
2026年对于折叠屏手机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多方消息显示,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Fold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发布。这一消息犹如鲶鱼效应,刺激着国产手机厂商的神经。在苹果正式入局前,国产品牌正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窗口进行市场卡位。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比激增51%。这意味着,谁能在这场爆发前夜占据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国产厂商的紧迫感并非空穴来风。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1%下滑至15%。然而,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一旦推出折叠屏产品,很可能重塑市场格局。

为什么是“阔折叠”
阔折叠手机之所以成为国产厂商共同选择,源于其对折叠屏使用体验的实质性改进。与传统比例折叠屏相比,阔折叠屏幕比例更宽,完全展开时屏幕可达10.2英寸,提供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华为在今年3月推出的比例为16:10的阔折叠手机PuraX,被网友称为“胖折叠”,这一创新设计旨在提升用户在视听娱乐、浏览新闻等多种场景下的沉浸式体验。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也是推动阔折叠手机发展的重要因素。IDC研究显示,在中国市场,有超过60% 的折叠屏手机消费者更偏好屏幕更大的机型。这一数据为国产厂商提供了明确的产品方向。从供应链角度看,阔折叠手机的技术也已逐步成熟。京东方向华为Mate XT提供的柔性OLED屏幕,其自主研发的UTG超薄玻璃良率已提升至85%,为阔折叠手机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小折叠机型遇冷:从尝鲜到实用的市场转变
与阔折叠手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备受关注的小折叠机型正面临市场降温。爆料显示,各厂商“大部分有停更趋势”。这一变化反映了折叠屏手机市场从“尝鲜”到“实用”的转变。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指出:“尽管入局厂商增多、产品成熟度提升,但受制于成本,折叠屏手机尚未大规模进入中低端市场。”
小折叠手机的市场接受度不及大折叠手机。或许正是受此趋势影响,OPPO和vivo已于2024年相继暂停了小折叠手机的生产。维修成本高也是制约小折叠手机发展的因素之一。折叠屏手机损坏后维修价格不菲,相关技术和性能稳固性还有待厂商们的持续投入和研究。

三足鼎立:2026年折叠屏市场格局预测
2026年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苹果iPhone Fold将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系统生态优势加入战局。据爆料,iPhone Fold可能采用钛铝混合边框,使抗弯折性能提升3倍,重量控制在225克左右。三星则将继续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三星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出其首款三折叠手机,在形态创新上保持领先。国产军团将凭借对本土市场的理解和快速迭代能力应战。目前,华为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占据超过70% 的市场份额,这为其推出阔折叠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从价格策略看,国产折叠屏手机也具有明显优势。荣耀Magic V5价格区间为8999-10999元,vivo X Fold5为6999-9499元,而苹果首款折叠机型起售价预计不低于2000美元。
技术挑战:阔折叠手机面临的瓶颈
尽管前景可期,但阔折叠手机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折痕控制是首要难题。华为Mate X3通过纳米光学涂层技术使折痕视觉深度降低67%,但离完全消除仍有距离。续航焦虑也是阔折叠手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折叠屏手机平均电池容量仅4500mAh,比直板旗舰少20%,快充功率普遍低于80W。软件生态的适配程度同样制约着用户体验。数据显示,仅38%的TOP100安卓应用完成折叠屏专项优化。铰链技术更是决定阔折叠手机成败的关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随着苹果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屏产品,全球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6%快速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