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台家用机器人:5万元以内 把医生保姆和投影仪打包带回家

“如果家里突然多出一位 24 小时不下班的‘全科保姆’,你愿意花多少钱?”,天太机器人给出的答案是:不到一辆国产代步车的价格。就在本周,他们签下了全球人形机器人史上首笔万台订单,并宣布终端零售价锁定在 5 万元以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不再是科技展上的概念机,而是今年就可能出现在玄关处的“新成员”。一台机器人如何同时胜任医生、保安、玩伴和管家?发布会现场,天太联合创始人张兴华把答案拆成了三句话:能看懂人、能照顾人、能陪好人。
能看懂人 把“云医生”装进客厅
机器人的胸口嵌有一块可升降的 7 英寸触控屏,内置 4G/5G 双模通讯。清晨起床,把手腕放到指定区域,30 秒完成血压、血氧、心率三项基础检测;下午父母看电视,机器人会定时走过去,伸出三根硅胶“手指”模拟中医寸关尺诊脉,数据同步上传至合作三甲医院的云端诊室。一旦指标异常,医生端直接弹窗提醒,并可通过机器人发起视频问诊。张兴华透露,这套“云医生”服务首年免费,次年订阅费不到 200 元,相当于一杯咖啡的月费。
能照顾人 无人看家,比摄像头更“懂事”
离家模式启动后,机器人自动切换为安防形态。底盘降下、身高缩至 1.1 米,方便在茶几、沙发底下来回穿梭。机身四周的 ToF 镜头与毫米波雷达协作,可在 0.3 秒内识别跌倒、漏水、煤气泄漏等 12 种突发场景,并直接向业主手机推送 15 秒短视频。更贴心的是“宠物视角”:主人出差时,机器人会定时给猫狗投喂零食,并用激光笔陪玩 10 分钟,避免摄像头只能“看”不能“陪”的尴尬。
能陪好人 投影、教育、情感交互一次配齐
到了晚上,它化身“移动影院”。头部 180° 旋转,内置 1080P 超短焦投影模块,最大可投 120 英寸。想给孩子上网课?机器人会识别课本页码,自动调取对应的 AR 课件,把恐龙“请”到客厅地板上。老人想听粤剧,只需说一句“我想听帝女花”,它便从云端下载无损音源,并同步调节室内灯光至暖黄光,营造戏院氛围。情绪识别摄像头还能根据面部微表情判断孤独指数,如果检测到老人 30 分钟没有说话,它会主动走过去聊天,播放孙辈的留言视频。
价格为什么能压到 5 万以下
张兴华算了笔账:核心关节采用自研塑料钢减速器,比传统金属件成本降低 60%;投影、雷达、摄像头等模组全部国产化,整机制造成本控制在 2.8 万元左右;万台订单让供应链直接“摊平”模具费,单台运输包装成本再降 12%。最终,他们把零售价卡在了 4.99 万元——刚好低于国内家庭平均购车预算的 20%,被视为“心理安全线”。
首批用户将怎么用上它
天太计划 10 月起在广州、深圳、杭州三个城市试点交付。购买流程与买大家电类似:线上预约——线下体验店试机——工程师上门勘测门槛宽度与楼梯坡度——确认可入户后签订 3 年质保协议。首批用户还将获得“家庭健康档案”终身云端存储名额,等于给父母多买一份“数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