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在微博宣布第二个债权人信托成立,将加速偿还国内担保债务并早日回国

信托结构拆解:股权质押与风险转移的艺术​

贾跃亭此次成立的第二信托,资产来源高度依赖其控股公司的未来价值。根据披露,信托资产由两部分构成:FF授予的“股东股民First”股权激励中50%的股份,以及贾跃亭投资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IXC约7%股份的50%。值得注意的是,AIXC的投资本金来自FFGP合伙人公司借款,而剩余50%资产将继续投入FF支持EAI业务。这一设计体现了贾跃亭的典型策略:以未来股权收益为杠杆,撬动当前债务解决。但风险在于,信托资产的价值完全绑定在FF与AIXC的股价表现上。若两家公司业务未能实现“指数级增长”,债权人获得的偿付可能远低于预期。律师张淼将于11月23日解读信托条款,其法律架构的透明度将成为关键。

八年还债路:从“下周回国”到“信托闭环”​

贾跃亭的还债历程始于2017年乐视危机。2019年,他通过美国破产法院批准设立首个还债信托,将所持FF股份转入其中,宣称“美国法下已无债务”。但这一计划因FF控制权动荡受挫,2021年贾跃亭辞去CEO后,公司遭资本势力侵蚀,股价暴跌导致信托资产缩水。此次第二信托的成立,被贾跃亭称为“自愿履责的实质行动”,但其背景是2023年以来FF的战略调整:他于今年4月重任联席CEO,获得与市值挂钩的股权激励,并通过FF收购AIXC搭建“双上市”体系。还债进度的加速,与其说是道德驱动,不如说是资本运作窗口期的选择。

争议焦点:诚意展示还是风险转嫁

第二信托的合法性由律所Loeb & Loeb LLP参与保障,但债权人仍需面对三重不确定性:资产流动性风险:FF尚未实现稳定盈利,AIXC作为新更名的上市公司,业务模式仍需验证;偿付优先级矛盾:贾跃亭将50%资产续投FF,可能削弱信托偿付能力,引发“借新还旧”质疑;时间成本问题:信托偿付依赖于股权增值,而FF从“几近破产”到“价值释放”仍需漫长周期。贾跃亭强调还债是“道义与信念”,但资本市场更关注实质行动。与其说第二信托是债务终点,不如说是一场将个人信誉与公司命运捆绑的豪赌。

回国可能性:从商业逻辑到现实障碍​

贾跃亭能否如愿回国,取决于三重条件:信托偿付进度:若AIXC与FF股价上涨,债权人获得兑付,其国内法律压力将减缓;国内监管态度:贾跃亭涉及的乐视债务问题涉及大量散户投资者,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其提供更明确的偿付保障;FF业务突破:与特斯拉充电网络的合作、EAI生态的落地成效,将直接影响其资本信誉。
值得注意的是,贾跃亭此次未提及具体回国时间表,仅表示“争取早日”。这种留白暗示着,“回国”仍是结果而非承诺。

贾跃亭的第二信托,本质是一场基于资本预期的债务重组实验。其成功与否,不取决于道德宣言的感染力,而在于FF与AIXC能否在残酷的科技竞争中存活并增值。对债权人而言,与其期待“奇迹重生”,不如密切关注11月23日的信托条款解读,当理想主义遇上商业理性,细节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TechWeb  贾跃亭发文:加速偿还国内担保债务 尽早回国  2025-11

IT之家 尽责到底早日回国:FF 创始人贾跃亭宣布正式成立第二信托以加速偿还国内担保债务  2025-11

腾讯网  贾跃亭:急着回国,成立第二信托加速还债  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