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视10月逆势增长 单品牌击败三大传统巨头 智能电视格局改变

2025年10月,中国电视市场在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场“冰与火”的戏码:小米(含红米)电视以近60万台的出货量强势领跑,市占率高达17.9%,单品牌业绩甚至超过了长虹、海尔、康佳三大传统品牌的总和(约50万台)。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小米在性价比和生态协同上的战略成功,更折射出电视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转向“生态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深层变革。

市场整体承压,小米成逆势增长样本

10月中国电视市场整体出货量约为324万台,同比暴跌16%,创下年内最大跌幅,且连续四个月呈现下滑态势。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成为行业共性难题,但小米却实现了“逆势扩张”。其成功可归因于三重因素:首先,高性价比策略精准覆盖了当前消费者对“理性消费”的需求;其次,小米电视与智能家居生态的联动增强了用户粘性;最后,双十一促销前置与国家补贴政策的结合,为其短期冲量提供了助力。相比之下,长虹、海尔、康佳等传统品牌虽根基深厚,但产品迭代速度与用户运营模式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导致合并出货量同比下滑9.8%。

头部品牌格局生变,技术成破局关键

当前市场前八大品牌(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海尔、康佳、华为)已占据95%以上的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其中,海信、TCL、创维三大传统品牌合并出货量约197万台,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小米的崛起正不断蚕食其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及外资品牌虽出货量仅数万台,但凭借高端化定位在细分市场保持影响力。这种分化表明,未来电视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销量比拼,而是技术路线与用户生态的角逐。例如,Mini LED技术因兼顾画质与成本优势,正成为小米等品牌抢占中高端市场的突破口。

未来展望: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型

电视市场的颓势短期内难有逆转,第四季度出货量可能继续下跌15%以上。然而危机中亦藏有机会。一方面,随着WiFi 7、AI交互等技术的普及,电视的智能化场景(如智能座舱、多屏互动)将打开新增空间;另一方面,内容生态的构建将成为品牌差异化关键。小米若能持续优化Mini LED画质、强化影音内容合作,有望在高端市场与传统品牌正面交锋。反之,传统品牌需加快从“硬件供应商”向“场景服务商”转型,避免陷入低毛利陷阱。

小米的阶段性胜利,映射出中国电视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当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功能,而是追求技术体验与生态协同之时,唯有将创新深植于用户真实需求的品牌,才能在新一轮洗牌中赢得先机。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财经头条  9月中国电视市场小米占有率17.1%,位居第四   2025-10

搜狐网  小米10月电视销量突破60万台,超越长虹海尔康佳  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