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池供应模式破产能瓶颈,理想i6明年初月产将达2万台
- 科技快讯
- 5小时前
- 8热度
11月26日,理想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总裁马东辉宣布了一项关键决策:自11月起,理想i6电池将正式启用双供应商模式。这一战略调整旨在解决制约产能的电池供应瓶颈,预计明年初i6月产能将稳步提升到2万台。对于手握10万辆累计订单的理想汽车而言,这场供应链突围战不仅关乎单一车型的交付能力,更将检验中国造车新势力在激烈竞争中的供应链掌控能力。
产能困境:10万订单下的交付危机
理想i6与i8组成的纯电产品矩阵市场反响热烈,累计订单突破10万辆。然而耀眼的订单数据背后,隐藏着交付危机。10月份,理想i6仅交付了数千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电池供应短缺成为制约产能的核心因素。在启用双供应商模式前,理想i6仅依赖宁德时代一家电池供应商。这种单一供应模式的风险在市场需求激增时暴露无遗。有车主透露,提车周期一度长达3-5周。交付延迟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更直接制约了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的扩张速度。

双源供货:供应链安全的战略布局
面对产能瓶颈,理想汽车迅速启动B计划。引入欣旺达作为第二家电池供应商,与宁德时代共同形成双保险。马东辉在电话会议上强调:“我们会保障两家供应商的电池在性能和质量标准上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无论消费者获得哪家供应商的电池,都能享受统一的性能体验。双供应商模式已初见成效。部分大定车主反馈,选择欣旺达电池后,提车周期已从3-5周大幅缩减至1-2周。供应链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渗透突破:纯电战略的区域性胜利
理想i6的产能攻坚背后,是理想汽车纯电战略的区域性突破。马东辉透露,i系列产品实现了区域渗透率的大幅突破,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江浙等纯电核心市场,9月份订单大幅增加。i6以24.98万元的定价和精准产品定位,成功打入了年轻消费群体。这与理想汽车此前在增程式市场服务家庭用户的定位形成差异化互补。双供应商策略不仅是解决当下产能问题的应急之举,更是理想纯电车型进军主流市场的必然选择。

未来布局:自研电池与产业链把控
理想汽车在电池领域的布局不止于多源供应。马东辉透露,在电池供应布局方面,理想规划采用外购加自研合资的双模式。明年,理想将量产自研品牌的5C电池,通过自研技术产业化落地,进一步加强电池的安全性能,升级用户补能体验。这一布局已有时日。9月,理想汽车与欣旺达以50:50的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用于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从双源供应到自研电池,理想正在构建多层次、自主可控的电池供应体系。
随着双供应商模式的落地,理想i6明年初月产能稳定在2万台的目标有望实现。然而,这场供应链调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产品竞争迈向供应链竞争,理想汽车的双源供应与自研布局正在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产业升级路径——从依赖单一点到构建生态网络,从外部采购到核心自研。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理想汽车2025年Q3财报电话会议记录
理想汽车官方公告及公开信息披露
36氪独家报道《理想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