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盈利临门一脚:李斌称蔚来四季度有机会盈利
- 科技快讯
- 3天前
- 28热度
11月10日,蔚来CEO李斌在用户活动中首次公开回应四季度盈利问题,语气轻松却意味深长:“花钱的事三季度都办完了,四季度都是有机会的。”这番表态背后,是蔚来成立十一年来最接近单季盈利的关键时刻,从持续亏损到逼近盈亏平衡线,李斌的自信源于销量爆发、成本管控与战略聚焦的三重合力。
销量破局:4万月交付与“双爆款”引擎
蔚来盈利信心的最直接支撑来自销量数据的强势攀升。10月,蔚来交付新车40,397辆,同比增长92.6%,连续三个月创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结构的优化:高端车型蔚来ES8在交付41天后累计交付破万,创下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的交付速度纪录;子品牌乐道L90上市三个月交付33,348辆,连续蝉联纯电大型SUV销冠,推动乐道品牌月销突破2万辆。这两大“爆款”不仅拉升了整体规模,更通过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优化了盈利结构。李斌此前内部讲话中明确要求“四季度每台车都要抢收”,甚至将明年一季度的部分订单前置,足见其对销量窗口期的重视。
成本革命:从“洗手液经济学”到CBU机制
蔚来曾被诟病“挥金如土”,传闻中牛屋配备300元进口洗手液、测试团队为拍宣传片远赴新西兰,这些细节成为过去粗放经营的缩影。但2025年以来,蔚来启动了一场彻底的降本增效革命。核心举措是推行CBU机制,将每个门店、研发单元转为独立核算主体,从“要预算”转向“拼经营”,迫使团队在花钱时优先考量投入产出比。
具体变化随处可见:关闭租金高昂的黄金地段牛屋、裁撤低效直播间、欧洲市场从直营转向代理制,甚至试驾零食从精致定制降级为山姆采购。李斌强调:“蔚来靠多卖车盈利,而非一味砍费用”,但这场成本手术已初现成效,第二季度销售与管理费用环比下降9.9%,供应链平台化改革使座椅骨架成本降低10%。
战略聚焦:无新车扰动的“纯粹季度”
李斌将四季度称为“特别季度”,因无新车发布、无NIO Day大型活动,团队可全力聚焦“踏踏实实卖车、降本、提升体验”。这种阶段性战略收缩意义重大:一方面,三季度已完成换电站阶段性布局,重资产投入高峰期暂告段落;另一方面,软件迭代成为重点,李斌要求“按时交付高质量版本”,通过用户体验增强复购率。此外,政策窗口期亦构成利好:明年一季度购置税调整促使部分消费需求提前释放,蔚来正通过订单保活、行销团队地推等方式抢收红利。
挑战犹存:盈利概率与长期平衡
尽管形势积极,蔚来盈利仍面临变数。第三方分析指出,若四季度达成月销5万辆、毛利率17%的目标,可能实现4.3亿元营业利润;但若销量徘徊于4万辆、毛利率16%,则可能亏损1.59亿元。外部竞争亦未缓和:特斯拉降价挤压利润空间,理想、小米在细分市场持续施压。李斌的“军令状”背后,实则是蔚来对商业模式可行性的终极验证,若四季度盈利成功,将打破“规模不经济”质疑,为换电体系与用户生态的长期价值正名;若失败,资本市场的耐心或将见底。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蜕变
蔚来的四季度盈利之战,本质是一场从烧钱扩张到精细化运营的成人礼。李斌将个人绩效VAU第一条锁定盈利目标,既是对团队的执行力考验,亦是对蔚来“用户企业”定位的升级,健康经营才是对用户长期承诺的基石。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冲刺已推动蔚来重塑成本意识与效率文化。若成功跨过盈亏平衡线,中国新能源高端品牌能否自负盈亏的命题,将首次得到肯定答案。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新浪财经 李斌:蔚来四季度有机会盈利 花钱的事三季度办完了 2025年11
凤凰网 蔚来公告10月交付40,397辆汽车,同比增长92.6%;2025年至今交付241,618辆汽车,同比增长 2025-11
网易 四季度必须盈利,蔚来李斌最新内部讲话流出 202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