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科技推出小胶囊S7 Pro剃须刀 搭载AI胡须识别系统 定价699元

5月初亮相的“小胶囊S7 Pro”直接把剃须这件事塞进一颗胶囊:磁吸式收纳、AI胡须识别、自动调动力,刮胡子从“手工打磨”变成“一键识别”。这不是简单的mini化,而是一次把“电动牙刷思路”搬到剃须刀上的跨界实验。

一、外观:剃须刀第一次“胶囊化”

S7 Pro机身只有一支口红的长度,重量比手机还轻30g;磁吸盖帽一啪即合,随手揣进口袋也不会鼓包。设计师解释:想把剃须从“盥洗台任务”变成“随身动作”,健身房、出差酒店、露营帐篷,任何有镜子的角落都能完成。外观减法背后,内部却做了加法:磁吸同时承担充电与定位,刀头永远对准最佳角度,减少反复摩擦带来的皮肤泛红。

二、AI识别:剃须刀也长“眼睛”

核心在于一颗微型光谱传感器。开机后0.2秒内扫过面部,根据胡须密度、直径、颜色反射率,自动匹配三档动力,软须用节能档,减少拉扯;硬胡用增压档,避免来回刮蹭;稀疏区则降速省电。官方叫“AI胡须识别”,说白了就是“见胡下菜”,让刀头不再“一条道走到黑”。实测里,硬胡茬平均减少1.5次来回,下巴泛红面积下降约20%。对于晨间易敏、毛囊炎困扰的人,这是把“牙医级”精准塞进日常理容。

三、动力与续航:小≠弱

别看身材迷你,电机用的是高速无刷马达,转速拉到7000 rpm,比肩常规家用大机身;AI档续航45分钟,足够普通男士用半个月。USB-C快充10分钟,可完成一次“急救剃须”,解决出差前夜发现没电的 panic moment。刀网采用0.06mm超薄不锈钢,胡须插入角度经激光微雕,减少拉扯感;IPX7防水则让整机可直接冲洗,晨间手忙脚乱也能一冲即净。

四、从“第二把刀”到“主力剃须”

传统思维里,迷你剃须刀=备用机。S7 Pro却把“备用”做成“主力”:AI动力+便携属性,目标直指三类人。频繁出差的空中飞人、须发旺盛却皮肤易红的敏感肌、喜欢露营徒步的轻户外玩家。定价399元,介于手动刀与高端电动之间,却给出“随身+AI”双卖点,相当于把“第二把刀”升格为“唯一一把”。

五、理性视角:AI不是魔法,精准才有意义

光谱传感器并非黑科技,关键在于算法调校:追觅采集了3000份亚洲男性胡须样本,让传感器识别误差<5%。换句话说,AI不是“玄学加持”,而是“经验集约”,把大量人工试错浓缩成0.2秒的自动判断。对于用户,这意味着不用自己试档位、不用凭感觉反复刮;对于品牌,这是把“ toothbrush AI”思路成功平移到理容赛道,形成差异化记忆点。

六、消费提示:谁适合上车

适合出差党、敏感肌、露营爱好者、对“颜值+便携”有执念的人;胡子特硬且茂密、追求“一遍过”的极客用户慎入,大网面三头机可能更高效。另外,AI档位虽智能,仍需每3月更换刀网,才能维持最佳切剃角度。

追觅S7 Pro用“胶囊”形态告诉市场:剃须刀可以很小,也可以很精。AI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让每一次下刀都“刚刚好”,不多一遍拉扯,不少一次动力。当个人护理进入“颗粒度”时代,谁把体验拆得够细,谁就能赢得用户。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像带蓝牙耳机一样,随手揣一颗“剃须胶囊”上路,让胡子不再野蛮生长,也让“精致”成为口袋里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