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夸克AI眼镜S1体验首发评测 导航拍照支付音乐等都能通过内置的AI助理完成
- AI
- 5小时前
- 5热度
11月27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其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S1,标志着阿里正式进军AI可穿戴设备领域。这款搭载“千问”大模型的智能眼镜,以轻薄外观融合强大功能,正试图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作为阿里生态在硬件领域的关键落子,夸克AI眼镜S1不仅是一款科技产品,更是阿里打通数字与物理世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设计哲学:隐形科技的日常化表达
夸克AI眼镜S1在设计上遵循了一个核心原则:科技感不应以牺牲日常佩戴体验为代价。相比市场上许多粗壮笨重的智能眼镜,S1通过7.5毫米超细镜腿和3.3毫米镜框,成功实现了“隐形”设计。钛合金一体注塑成型工艺确保了52克的轻盈重量,配合专为亚洲人脸型优化的仿生鼻托和耳弯设计,使得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明显压痕。笔者在实际体验中,连续佩戴三小时后,鼻梁和耳廓并未出现普通眼镜也会产生的不适感,这种无感佩戴正是智能眼镜能够实现全天候使用的基础。可换电设计是S1的一大亮点。通过热插拔镜腿,用户可快速更换电池,配合随身换电仓理论可实现24小时无限续航。这一设计巧妙解决了智能设备普遍面临的续航焦虑问题。

显示技术:眼前悬浮的信息屏幕
S1搭载的双光机双目显示系统是其区别于其他AI眼镜的核心竞争力。采用Micro-LED光引擎和光波导技术,入眼亮度高达4000nits,即使在正午户外强光下,屏幕信息依然清晰可辨。合像距可调技术让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调节虚拟画面的显示距离。阅读提词时可将内容调整到近处,导航时则将箭头投射到远方道路,这种符合人眼自然视差的设计,大大降低了长时间佩戴的视觉疲劳。在实际使用中,那块悬浮在眼前的绿色屏幕并不会遮挡现实视野,而是与真实世界自然融合。头部转动时,屏幕内容会跟随移动,始终保持在视野正前方。
拍摄能力:第一视角的影像革命
S1搭载1200万像素索尼IMX681传感器,支持0.6秒极速抓拍和3K视频录制。但参数本身并不足以说明其拍摄体验的革命性——真正的突破在于第一视角拍摄的“可得性”。传统手机拍摄需要掏出设备、解锁、打开相机应用等一系列操作,而S1只需轻触镜腿上的按键即可完成抓拍。这种无缝拍摄体验让笔者捕捉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记录的瞬间:与朋友交谈时的自然表情、街头偶遇的有趣场景、工作中突然的灵感笔记。Super Raw暗光增强技术将手机领域的计算摄影能力引入智能眼镜。在夜景和室内暗光环境下,S1的拍摄表现远超预期,噪点控制和高光压制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阿里生态:无缝衔接的服务体验
作为阿里生态的一部分,S1的最大优势在于与支付宝、高德地图、淘宝等核心应用的深度整合。“近眼导航系统” 可能是最实用的功能之一。骑行或步行时,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在视野前方,并随头部转动实时调整方向,彻底解放了双手,不再需要频繁查看手机。“一眼即付” 则重新定义了支付体验。联合支付宝实现的眼镜直接扫码支付,在便利店购物时,只需看向二维码,说出确认指令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无需掏出手机。淘宝商品搜索比价功能让线下购物更加智能。看到心仪商品,只需询问“夸克同学”,即可获取线上价格对比和商品详情,成为随身购物顾问。

AI能力:千问大模型的硬件化身
S1搭载的“夸克同学”由阿里千问大模型支持,支持多意图、多轮对话。5麦克风加骨传导的阵列设计,确保了即使在嘈杂的街头或地铁中,也能准确识别语音指令。真正的AI助手不应只是回答问题,而是能够执行任务。笔者在体验中,只需说“导航到最近的咖啡馆并提醒我半小时后开会”,S1即可自动分解指令,依次执行导航和设置提醒等操作。实时翻译功能支持面对面交流场景。与外语人士交流时,S1可将对方话语实时翻译并显示在眼前,同时将你的回复翻译成对方语言,实现无障碍沟通。
实用场景:减少手机依赖的新可能
在经过一周深度使用后,S1最显著的价值在于它确实减少了掏手机的频率。日常生活中,我们频繁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信息查询——查看导航、回复消息、搜索答案。每次掏出手机不仅打断当前活动,还容易陷入无休止的通知干扰中。S1通过语音优先的交互方式和眼前的信息展示,让信息获取变得更加高效且不干扰现实交流。在需要专注的工作场景中,这种“信息可得性”与“注意力保护”的平衡尤为重要。夸克AI眼镜S1的3999元起售价可能仍高于普通消费者的心理阈值,但其提供的无缝AI体验和生态整合价值,已展现出不同于以往智能眼镜的实用潜力。随着AI技术从手机向更多终端扩散,像S1这样的轻量级AI设备可能不会完全取代手机,却很可能成为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新入口。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夸克AI眼镜S1产品发布 新华网
阿里AI战略布局分析 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