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销量在中国重新增长:累计出货30亿部 库克感谢国补

8月1日,苹果公司公布了其第三财季财报,这份成绩单可谓相当亮眼,营收轻松超越了分析师们的预期,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iPhone销售的强劲增长。苹果在周四发布的声明中透露,截至6月28日的这个季度,公司营收实现了9.6%的增长,达到940亿美元。要知道,此前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营收仅为893亿美元,苹果此次的表现无疑给大家带来了惊喜。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难掩自豪之情,宣布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消息:自2007年iPhone首次推出以来,苹果已经累计出货30亿部iPhone。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地位,也见证了iPhone这款产品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受欢迎程度。

除了这一重大里程碑,财报中还有一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情况。财报显示,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53.6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7.28亿美元相比,增长了4%。对于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重新增长,库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在苹果公司第三财季10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中,约有1个百分点可以归因于用户为了规避潜在的关税而购买了更多的产品。这反映出消费者在面对可能的贸易政策变化时,会提前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当被问到iPhone营收表现强劲的原因时,库克表示,与去年同期销售的iPhone 15相比,iPhone 16更受消费者欢迎。他透露,iPhone 16的销量比其前代产品提高了“两位数”,这充分说明了新款iPhone在技术创新、性能提升等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而对于大中华区营收的增长,库克特别提到了中国对该公司某些设备提供的国补政策。他表示:“国补确实适用于我们的一些产品,这显然是有帮助的。”国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购买苹果产品的成本,刺激了消费需求,对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苹果第三财季的财报表现十分出色,iPhone销售的强劲增长以及大中华区营收的提升都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苹果能否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态势,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