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谈中美自动驾驶:中国加速度快且潜力大
- 汽车
- 3天前
- 13热度
7月18日消息,近日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做客第一财经《两说》节目,在访谈中就中美自动驾驶相关问题分享了独到见解。
访谈时,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提出,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利于优胜劣汰,并接连向何小鹏发问:中国自动驾驶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水平差距如何?在政策法规监管下,中国自动驾驶健康发展的关键难点和挑战在哪?
何小鹏回应称,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全球或许只有中美两国能做好。无论是L2、L3还是L4级别,中美都处于同一段位,虽有前后之分,但整体水平相当。
他进一步解释,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加速度明显快于美国。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规模、市场接受程度和政策管控等多方面。何小鹏特别强调,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其实比美国更高,这一点常被忽视。同时,他指出中国在平衡安全管控与技术推进方面有优势,未来在L2、L3级别上可能会越来越超越美国。
就在此次访谈前不久,6月28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运营领域取得新进展。视频显示,一台Model Y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超级工厂出发,历经约30分钟穿越市区与高速公路,最高时速达115公里,最终抵达客户家门口,完成“全自动交付”。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宣称,这是全球首例在公共高速路上实现全程车内无人、无远程控制的自动驾驶,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驾驶。有媒体报道,Model Y的自动交付路线涵盖复杂郊区道路与住宅街区,达到L4级别自动驾驶,即在特定条件下完全无需人工干预,仅次于最高等级L5。
特斯拉这一成果从技术层面看无疑令人瞩目,展现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和领先地位。然而,从何小鹏的采访言论中不难发现,面对特斯拉的耀眼成果,他并未气馁退缩。相反,他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了中美自动驾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现出对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的坚定信心。
中国自动驾驶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正不断加速发展。何小鹏的观点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注入了信心,也让我们期待中国自动驾驶在未来能取得更多突破,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