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评引热议,马斯克回应

日前,汽车资讯平台懂车帝推出的《懂车智炼场》节目,因主流车型辅助驾驶测评结果而引发行业广泛热议。

该节目在真实高速、城市道路模拟辅助驾驶事故场景,选取了问界、极氪、智界、小米、比亚迪、理想、特斯拉等36款市场热门畅销的主流车型参与测试。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场景测试中,仅有47%的测试车辆能安全避让;面对儿童突然冲出过马路的情况,58%的测试车辆可有效刹停。从测试结果不难看出,多数车型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突发场景时,辅助驾驶功能表现不尽如人意。

7月2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懂车帝的相关测试内容,并回应称:“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此言论一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对于特斯拉在测试中取得的成绩,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测试的本意并非排名,而是提醒大家专注路况,安全第一。同时,特斯拉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欧洲进一步落地,目前正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核。此外,特斯拉预计今年年底前,在确保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将在美国部分地区面向个人用户开放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无驾驶员监管版)。

然而,对于此次懂车帝的测试,多家车企回应称已看到相关“测试”,但不予置评。有车企呼吁:“安全优先、生命至上,再好的智驾都是辅助驾驶。”

在7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指出,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还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脱手脱眼”,如低头看手机、睡觉打盹等,不仅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车企管理。一方面,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另一方面,督促车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强化新用户培训,帮助新用户熟悉掌握汽车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此外,科技部对不同类型驾驶自动化技术明确了相应伦理规范要求。先进驾驶辅助阶段(2级及以下)的责任主体通常是人类驾驶员;有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3级和4级)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当自动驾驶系统作为责任主体时,应能够根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向相关主体清晰追责,且自动驾驶的决策行为应当可追溯、可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