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身份证”正式启用,数字身份认证迎来新时代
- 热点
- 5天前
- 27热度
7月15日起,由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身份证”系统全面启用。这一创新服务将广泛应用于网购、在线业务办理等实名场景,通过“网号”与“网证”核验身份,有效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什么是“网络身份证”?
核心平台: 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核心要素:
网号: 代表个人身份的专属网络符号(字母+数字组合),不含明文身份信息。
网证: 承载网号及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认证凭证。
使用方式: 用户通过官方“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App”申领和使用网号、网证。
如何申领“网络身份证”?
未成年人:
不满14周岁:需由父母或监护人代为申领。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需在父母或监护人监护下申领。
成年人 (便捷申领):
使用支持 NFC 功能的手机下载官方 App。
在 App 首页点击“立即申请”,选择证件类型。
将本人实体身份证贴近手机 NFC 区域读取信息。
通过人脸识别验证。
设置关联手机号和网络身份认证凭证口令。
申领成功,即可在当前手机使用。
应用广泛,成效显著
目前,该服务已在互联网平台及政务服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医疗卫生、邮政寄递、交通出行等多领域试点。数据显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App”累计下载量已突破 1600 万次,申领开通人数达 600 万,累计提供认证服务超 1250 万次。
关键保障与提醒
平台限制: 接入服务的平台,在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认证时,不得要求用户额外提供明文身份信息(法律法规特殊要求或用户主动提供除外)。
申领前提: 必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实体居民身份证进行申办。身份证过期或遗失,需及时到公安部门换领或补领。
“网络身份证”的正式启用,是我国构建可信数字身份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线上生活提供了便捷、安全的认证方式,更从制度和技术层面强化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基石。随着应用的深入推广,其便利性与安全性将惠及更广泛的网络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