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面临信任危机:AI教父与诺奖得主联名要求回应八大问题

当地时间8月4日,多家非政府组织发起了一封公开信,直指OpenAI,要求其就公司重组计划提高透明度,这让原本在AI领域风光无限的OpenAI瞬间陷入了信任危机。

这封公开信的推动力量不容小觑,它由Encode、The Midas Project、EyesOnOpenAI及加州非营利组织联盟等共同发起。更引人注目的是,众多知名人士和组织纷纷在信上署名,其中不乏四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以及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等行业大咖。如此强大的签署阵容,无疑给这封公开信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  公开信的核心矛头指向了OpenAI的重组计划。据悉,OpenAI拟转型为公共利益公司,这一举措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公开信指出,这样的转型极有可能削弱其原本的非营利使命,以及利润上限等重要的保障措施。一旦这些保障措施被削弱,OpenAI是否会陷入对利润的疯狂追逐,而将公众利益抛诸脑后,这成为了众多签署者担忧的焦点。毕竟,OpenAI在AI领域的影响力巨大,其发展方向和决策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不仅如此,公开信还揭露了OpenAI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它提到OpenAI未能履行透明义务,在运营过程中变更核心承诺,让外界对其真实意图摸不着头脑;压制内部声音,使得一些不同的意见和担忧无法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讨论;违背安全承诺,这无疑给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公开信提出了八大关键问题,直击OpenAI的要害。这些问题包括要求OpenAI澄清是否会继续优先考虑慈善使命,能否维持非营利控制,以及公开运营协议和超额利润估算等。这些问题既是对OpenAI的质问,也是广大公众对其的期待,希望OpenAI能够给出一个清晰、合理的答复。

然而,截至目前,OpenAI尚未公开回应相关指控和要求。这一沉默的态度,无疑让外界的猜测和担忧进一步加剧。OpenAI究竟会如何应对这场信任危机,是选择坦诚相待、积极整改,还是继续保持沉默、任由危机发酵,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场风波都给OpenAI敲响了警钟,提醒它在追求技术进步和商业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