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教父」Hinton Gitex Europe 专访:AI 狂想与人类危机

在柏林举办的 Gitex Europe 开幕日上,「AI 教父」Geoffrey Hinton 登上主舞台接受媒体专访,BUSINESS POWERHOUSE 的创始人 Justine Ilone Siporski 有幸在现场聆听,并整理出完整对话。

AI 未来:潜力无限与未知挑战

Hinton 认为,未来十年 AI 将在多个领域深刻变革。在医疗方面,它能更快、更精准地诊断疾病,在医学影像判读上超越人类放射科医生。若每年进行全身 MRI 检查并由 AI 解读,多数肿瘤可早期发现,极大提升癌症治愈率。教育领域,目前 AI 虽无法取代家庭教师,但他预计未来十年左右可实现,甚至能取代博士生教育。他与 Valance 合作用 AI 培训员工技能,已取得不错进展。

在科学研究上,Hinton 认同 DeepMind 的 Demis Hassabis 的观点,认为 AI 将对科学进步尤其是数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十年左右,AI 有望在数学方面超越普通人,解决人类尚未证明的难题。不过,预测未来充满挑战。回顾五年前,GPT - 2 模型诞生,虽能生成连贯文本,但内容常不靠谱。如今看来,它十分原始。所以,现在拥有的技术五年后或许也会显得原始,AI 的推理能力将更强,“幻觉”问题减少,聊天机器人能反思自己话语的合理性,更像人类。思维链推理技术让 Hinton 震撼,AI 通过强化学习自主掌握推理链,颠覆了我们对“推理”本质的认知。传统语言学和符号 AI 将理解视为逻辑转换的认知模型是错误的,词语就像“高维空间的乐高”,其特征向量能变形适应语境。

离开谷歌:担忧能耗与寻求突破

离开谷歌后,Hinton 揭示核心原因是对 AI 系统能耗不断增长的担忧。以大语言模型为例,性能提升的同时,计算资源和能源成本翻倍。要实现突破,他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工程优化红利,如 DeepSeek 通过优化旧款英伟达芯片和训练方法创新取得进展,这类优化将持续释放潜力。二是科学范式革命,谷歌 2017 年提出的 Transformer 架构不会是最后重大突破,未来会有超越它的新范式和应用革新。但他警告人类即将触及能源极限,当前每次性能提升所需资源呈指数级增长。人脑因模拟特性极为节能,而当前 AI 系统依赖数字硬件,消耗大量电力。若能将人脑的“模拟计算技巧”应用到 AI 硬件中,有望打造更高效、可持续的 AI 系统。

人类危机:AI 灭绝风险与安全困境

作为 AI 技术奠基人,Hinton 担心自己成为千古罪人,坚信 AI 有能力灭绝人类。数字系统与人类在信息交换和共享上有巨大差异,未来的智能体 AI 可创建大量副本在不同环境学习并共享结果,能力远超人类。数字系统是比人类更好的智能形式,可共享知识、有多个副本且“长生不老”。语言模型可能远比人类聪明,这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担忧。

在 AI 领域,我们还处于“前科学”阶段,却已能创造远超人类的智慧体,对后果几乎一无所知。Hinton 估计 10 - 20 年内会出现比人更聪明的 AI,但我们不知如何确保其安全。它们可能发展出与人类不同的目标,历史上几乎没有“低智能控制高智能”的成功案例。如今大公司追求短期利润,各国竞赛无人愿减速,马斯克联署暂停 6 个月呼吁或也有私心。人类陷入类似“囚徒困境”,Mozilla 董事长 Mark Surman 认为,把 AI 向全人类开放像“开源”却很危险,把模型权重开源如同随意发放核武器材料。Hinton 也不认为可完全依赖大公司自觉保证安全,他认为公众应施压政府监管,强制企业投入 AI 安全研发,否则人类可能玩火自焚。